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艺术有什么用?

艺术有什么用?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7-01)诗词类2158
艺术有什么用?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有一百个方式来回答 “文化为什么重要” ,但这一次,我想先从一场戏说起。

那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 85 岁的父亲去听,老人想必喜欢。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

艺术有什么用?


遥远的 10 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 15 年。虽说公主聪慧而善良,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

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


艺术有什么用?

身处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失声痛哭:“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时,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艺术有什么用?

父亲 16 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他就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


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 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艺术有什么用?

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止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艺术有什么用?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艺术有什么用?


从《四郎探母》,我懂了为什么《俄底浦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


艺术有什么用?


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


艺术有什么用?

于是,孤立的个人产生了归属感。那些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


“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


艺术有什么用?

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


本文选自龙应台《天长地久》,插图为北周莫高窟 428 窟人字披西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419.html

分享给朋友:

“艺术有什么用?” 的相关文章

世界乱,书桌不乱

世界乱,书桌不乱

世界乱,书桌不乱,这句话出自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我自知晓以来,就一直留存在心底。此后,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无论事情多么鸡零狗碎,一想起这句话,心顿时就安定下来。木心先生是一个极尽浪漫的人,他有着中国哲人的文思,诗人...

书法欣赏难在哪?

书法欣赏难在哪?

在很多朋友的下意识中,对绘画、音乐等,尚能保持一定的自觉,知道自己可能是外行、看不懂。但是面对书法,冲口而出的是:“什么?别故作高深了!写字我还会看不懂?”事实上,您确实有可能看不懂。这种意识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毛笔字”和“书法”区分开。在...

船歌

船歌

在意大利语中,barca 有“小船”的意思,而 barcarolle 通常用来形容贡多拉船夫撑船时,所唱的意大利语民歌。后来,船歌这一概念被很多古典作曲家借去,创造了以“船歌”为题材的钢琴独奏作品。这其中若单以名气...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20 世纪的作曲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Igor Stravinsky,1882 - 1971),始终处于各种音乐新潮的风口浪尖,而又在各种风格流派的创作中,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同样的具有影...

常玉画马

常玉画马

常玉擅于画马。从《毡上双马》到《黑马、白马》、《枯树双马》、《跳跃的双马》、《红土双马》、《禾穗双马》,所有这些以双数形式出现的马,或交颈而立,或头颅低垂,或陷于沉思默想之中。它们缓慢、安宁,几乎以同样的体态和身姿,同样的忧伤,成双入对地出...

陈映真和肖斯塔科维奇

陈映真和肖斯塔科维奇

陈映真是台湾文坛少有的「知识型」和「信念型」的作家。他的知识领域不限于文学,更注重思想;他的基本信念也不限于政治,而更注重人道主义的人生意义。我和他相交多年,每次见面,都有类似的感受。记得有一次,知名理论家詹明信(F. Jameson)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