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正文内容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lmwmm4周前 (05-15)娱乐类72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

有一支“乘风破浪”的陶俑“天团”

一块长67.5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

记录了他们的“公演现场”

今天,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01

原来这些高难度的现代杂技动作

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

陶俑“天团”在做些啥?

先来看这四位杂技俑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他们头戴尖顶褐色小帽

身穿及膝紧身短衣,腰束白带

前面两人双手撑地,举足倒立

后面两人,一人向后弯腰

另一人正在表演着高难度的柔术动作

类似现代柔术中的“叼花”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现代杂技的许多动作

都能在这个小小陶盘上找到源流

据史料推测,秦汉时期的杂技难度极高

惊险性和观赏性甚至不输现代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杂技俑左边有两个小姐姐

她们面施粉黛,头挽垂髻

长袖翩翩,舞姿似天仙

跳的正是汉代流行的长袖舞

“翘袖折腰”是长袖舞的招牌动作

即把长袖向上甩起,同时腰肢向后弯折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长袖善舞”延续至今

让中国舞蹈秀丽清雅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最前面一人,身穿朱色长袍

似在引吭高歌或大声咏诵

它应是一个说唱俑

也是整个陶盘上唯一可动的人物俑

毕竟“freestyle”不能太拘束????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在表演者后面

一排伴奏的乐队格外拉风

两女子头挽垂髻跪地吹笙

另外五个男子分别在

鼓瑟、击扁形小鼓、敲编钟、击磬、击建鼓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两侧七位观赏者拱手而立

神情十分陶醉

整个陶盘像一张“公演”照片

记录下那个时代欢歌曼舞的瞬间

02

汉代“百戏”

杂而不乱 别具一格

看完陶盘上的人物,你可能会想

这弹的、吹的、敲的、唱的、跳的

表演的究竟是个啥?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这其实就是汉代最流行的“百戏”

百戏起于秦,盛于两汉

在《辞海》中被定义为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杂技、舞蹈、武术、幻术、驯兽等

都属于百戏的范畴

这种大杂烩式的表演形式起于民间

属于杂舞,与雅舞相对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汉代之前

百戏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

但来自民间的“草根”皇帝刘邦

将它带入了宫廷

史载,汉武帝元封三年

在长安未央宫举办盛大百戏表演

京城周围“三百里内皆来观”

可见百戏在汉代风靡朝野

03

全国罕见!

不同“身份”陶俑同台亮相

“演绎”西汉社会生活

陶俑——以泥土之躯连接大地

传递出人类最初的艺术表达和享受

透过这组彩绘乐舞杂技陶俑

我们欣赏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百戏

整件作品表达的内容虽多

但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人物没有经过太多的精雕细琢

稚拙简朴中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格调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汉代的乐舞、杂技造型的陶俑

虽在各地均有出土,但多是个体

这组陶俑群

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场面之完整

实属全国罕见

对于研究汉代的音乐、舞蹈、杂技、雕塑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此国宝级的文物要去哪里看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千佛山下的“宝藏”

济南市博物馆

其扎根泉城,文博物丰

是了解济南历史、领略泉城文化的必选之地

来这里

看2000多年前“乘风破浪”的陶俑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6

举报/反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859.html

分享给朋友:

““乘风破浪”的西汉陶俑,“公演现场”来袭” 的相关文章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次传回照片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次传回照片

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次拍摄到星光,还传回了一张自拍照。  据央视新闻,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星光图像显示,18个亮点散布在一片漆黑中。这是韦伯空间望远镜主镜18片镜片拍摄同一颗星时捕捉到的不同影像。...

高村的最高杰作: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高村的最高杰作: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一)三月的一个大雪天,送来难得的读书天,找出高村光太郎的《山之四季》,读他的《山之雪》。(二)高村光太郎是日本大正昭和年间的著名诗人和雕刻家,年轻时游学欧美,是那个年代颓废文学的前卫红人,还曾经和三两知己一起创办杂志,引领日本现代文艺风潮...

四七年的博友会:我坐无人机参加!

四七年的博友会:我坐无人机参加!

(一)   我们的「刘老大」捎话过来,这次博友聚会,为何没有邀请他?   「若是请我,我坐飞机也会过来参加!」   我们用一种「确知」否定了老人家的一个「确定」,害他丢失了一场「确实」的聚会,我们很不应该!...

赵传哥哥:我们终于有地方可逃了!

赵传哥哥:我们终于有地方可逃了!

(一)您那首耳熟能详《我是一只小小鸟》中的名句,「世界是如此之小,我们注定无处可逃」,终于可以作废!这七个行星的大小和质量都和地球相近,几乎确定都是岩石星球,而且有三个处于非常适合拥有孕育生命的海洋的适居带,也就是温度适中,能让水保持稳定液...

川普治国:请给「新姑爷」一点时间

川普治国:请给「新姑爷」一点时间

(一)   美国女画家 Lilly Martin Spencer ( 1822-1902 )创作过一幅相当趣妙的作品,听着名字就觉着好玩。   它叫《新姑爷:第一次上街买菜》( New Husband : First...

写在川普上台前:我们的脑袋和脑筋

写在川普上台前:我们的脑袋和脑筋

(一)   对蛮力的盲目崇拜,几乎和人类社会结伴共长。   在自己的弱项冲动和无知面前,人类的表现是虚心不足,忘性太大。于是,历史的谬误总能找到被宽宥的藉口,人类的命运随之一遍遍地被玩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