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喜欢文字的人

喜欢文字的人

微信用户4年前 (2022-03-09)娱乐类2862

喜欢文字的人


喜欢文字的人,大都喜欢把自己的一份情怀寄托在那一段段的文字里,有点清高、有点孤傲、有点狂妄、有点忧郁。爱文字的人,快乐是简单的,不需要太多,一本好书,一寸灯光,开水一杯,沉淀一壶思绪,走进简单的文字中,从字里行间中,跟随作者的情感一起去体验那平平淡淡或是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作者释放灵魂深处的哲思,足以让我们去取暖,温暖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灵从浩瀚无边的海洋中慢慢靠岸,慢慢回归一种明净,换上燃烧的激情再上路。

有人说,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是喜欢做梦的女人,我不想解读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但我觉得喜欢做梦并没有错,重要的是你做梦的层次和意义。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有一个细腻的内心,情感丰富但不泛滥,她可以为一段伤感的文字而感触但却不会迷醉;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是有自己见解的人,她感性却又理智,她可以为一个倾心朋友的某句诗词流连但却止步不前;她知道,自己只是喜欢文字。她不会做无意义的梦,做一个用文字寻梦的女人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呢?在梦中,记录过往,续写新生,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撰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在梦中,释放脆弱,领略坚强,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主宰一份属于自己的真。

我是一个一直爱做梦的女人,在自己的梦里江湖里让心灵自由放飞,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幻里,在别人的眼里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女人,但我依然喜欢文字不悔。喜欢文字的女人,把一切看的很美,喜欢文字的女人,永远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寄一份情怀在音画里,寄一份遐想在诗句里。其实,有梦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多情,有情才会孤独。我把空间当做我自己的梦里江湖,只有在梦里的江湖里才能自由的放飞,演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这是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

喜欢文字的人,重感情。内心深处真正在乎的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把感情和心灵的沟通看得很重要,一首诗、一段精辟的话,都会让她流连忘返,爱不释手,会在心里反反复复的读上好几遍,牢记在心里。喜欢文字的人,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似乎很孤傲,那是因为她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般的人根本无法触摸得到她那颗敏感而又博爱的心。

我喜欢文字,更多的是喜欢那些唯美的东西,我并不崇尚完美,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于美的追求。美的旋律给予听觉享受,美的事物给予视觉体验。喜欢用文字记录,更多的是喜欢记录心的历程,我不自恋,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的文字表述,只有剖析了自己,才能运用文字,涂鸦自己,解析文字。正如你所说那样,它是知己,它是自己,它是江湖,它是一切的一切——它也是我的梦。

我觉得我的梦就在文字里。文字里装满了我的梦。文字是梦的表达,梦在文字里展示,梦和文字是分不开的。空间就是我的梦里江湖。


喜欢文字的人

————EN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43.html

标签: 美文
分享给朋友:

“喜欢文字的人”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月涨粉超300万,播放量翻倍,打破涨粉瓶颈她只做了一件事!

一个月涨粉超300万,播放量翻倍,打破涨粉瓶颈她只做了一件事!

  短视频平台上的美食主播多如牛毛,这无需多说,出圈的人也数不胜数,想在千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便利店、超市测评的美食主播,陈一娜在两年时间积累了八百多万粉丝,成为快手的头部美食主播。但一味的测评总会看腻,头...

为了珍藏

为了珍藏

写作是我偶尔的灵感, 更是生活瞬间的记录, 但又有谁懂我心扉? 揽着易逝的阳光, 与我靠近。 双手抱拳: 希望不要过眼云烟, 真心品读多提见解。 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 留下一抹淡淡余香, 一笔一纸, 一案一灯, 一茶...

战争,乌克兰下的照片

战争,乌克兰下的照片

2022年3月的乌克兰原来的乌克兰,这么美!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国土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二大国,全境有超过3000条湖泊,森林面积占全国领土的14%,乌克兰的国花向日葵到处可见,拥有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原来,这里...

为MU5735遇难同胞默哀

为MU5735遇难同胞默哀

今天MU5735遇难者头七祭132个鲜活生命戛然而止我们最终没能盼来奇迹崇扬生命价值查明事故原因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为遇难同胞默哀请家属保重愿逝者安息...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2013 年,曾在杰克逊高地生活过六年的谢舒,听闻木心去世后,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字《杰克逊高地》,并将其收录在她的散文随笔《谢女士,谢女士》中。陈丹青在为这部书的序中写到,谢舒用史家的透彻眼光、新闻记者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