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8-25)诗词类1290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冯唐都是北京作家。这几个人的作品风格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特点,都是我喜欢的。

北京作家的东西,语言比较生动幽默,能贫,读来让人有阅读快感。老舍是早期北京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就很幽默,北京作家的幽默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1. 阿城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的代表作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篇篇都好,读了叫人难以忘记。


阿城写东西像老舍一样,摒弃华丽辞藻,生僻词汇也很少,普普通通的口语化的句子,凑在一起,情景画面氛围全出来了,很容易让人身临其境。阿城不煽情,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地叙事,却让人读着读着就被打动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孩子王》里那个抄字典,背生字的孩子王,和《树王》里那个沉默寡言却极有主意的退伍军人,都让人读之动容。读完小说人物还在心里,好像不是小说人物,而是真有其人。不由自主为他们的命运和作为感叹和感动。


阿城的东西有点脱尘出俗的飘逸感,尤其是《棋王》更给人这样的印象。人物好像呆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很专注很享受,不受外界影响,给内心世界竖起一道隔离墙,将喧嚣吵闹烦人的外部世界,阻挡在外面。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我曾看到王朔的文章里,提到阿城在美国呆着也从来不学英文,说是怕英文会使得他的中文文字串味。猜想阿城自己也是可以呆在自己小世界里,不受外界干扰的。


阿城的散文随笔我也读过,但印象不似小说深,有些东西有点“玄”,读了有点不知所云,自然也就记不住。阿城国学功底深厚,儒释道据说都有研究,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钟惦斐,家学渊源可以想见。


2. 王小波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与阿城是同时代人,经历有相似之处,去过农村插队。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最有名,故事很简单,就是王二——这个名字挺有趣,姓王的排行老二的小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和“破鞋”陈清扬的恋爱经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小说的写法,很别致很黑色幽默。他堂而皇之描写做爱过程,但读着没有很色情的感觉。他大概是最早直截了当地,把男人阳具拿来说事儿的当代中国作家,但读着也没有猥琐讨厌的感觉。


王小波不装腔作势,这点同王朔很像。他的小说时有“金句”出现,让人读了会心一笑,会喜欢写出这样句子来的作者。王小波在台湾香港也有大量粉丝,不是偶然的。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的杂文写得很好,读来畅快淋漓。他是学理科出身,思考问题逻辑严谨。他有篇《我看国学》,讽刺孟子朱子,对许多人一味钻在所谓国学故纸堆里,作死学问大不以为然。诙谐幽默而不失深刻,很有意思。


冯唐很推崇喜欢王小波,受他影响不小。可惜王小波英年早逝,不然会有更多的作品可以期待。


3. 王朔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的作品影响之大不用说的。他的语言风格影响了一代人的说话方式,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没有那个其他作家做到过。


阿城说只有王朔才算得上所谓先锋作家,因为他用自己冷嘲热讽的一套语言,颠覆了原来占据主流地位的那套一本正经的语言。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小说一反常态,别开生面,有点嬉皮笑脸,很贫,也很幽默辛辣,很锐利,将许多一本正经的东西,弄得很没面子很难堪很下不了台,这给人带来很大的快感和享受。


他早期的言情小说有点小煽情,但不失可爱,千回百转,让读者跟着纠结。王朔小说对话总是写得很精彩,三言两语,人物跃然纸上。用最少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达丰富的内容,王朔的这项本领很少有人能及。


王朔很少佩服人,但他说最佩服的是阿城,这也显出阿城的高超了。


4. 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是七零后作家,比上述三人里最年轻的王朔,还小十多岁。冯唐说他儿时最崇拜的文字英雄就是上述三人,他文字受王朔影响的痕迹很明显。


冯唐读的书不少,经历也很丰富,此君聪明,读了博士,是妇产科专家,还做过有名大公司的CEO,懂英文,能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虽然有不少诟病他的翻译作品的声音,但能翻敢翻,就属不易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文字生动幽默行云流水,想象力丰富,给人阅读享受。他的小说人物少,也没有多少情节,人物内心感受挖掘比较深。他对自己的《不二》极具自信,认为可与《金瓶梅》《肉蒲团》一样名垂青史。


冯唐的随笔写得好,我喜欢他的随笔集《三十六大》,此人好思考,也有见地,加之擅表达,不少随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读了也很亲切。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自信,他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是诗,其次才是小说随笔。冯唐对韩寒的作品大不以为然,认为不上档次。贾平凹也曾经批评过韩寒的作品,说那不能算是文学,冯唐说的更形象更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文学这东西有一道“金线”在那里,虽然那“金线”看不到,但搞文字的人都感觉得到,而韩寒的作品是够不到那条“金线”的。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像王小波一样,喜欢拿男人的生殖器说事儿,他有本书的书名就叫《天下卵》。


在他的小说里,阳具更是无处不在——现在很多人好像都喜欢把生殖器挂在嘴上,无论哪类文章,相干不相干,有无必要都是“JIJI”长“JIJI”短的,“JIJI”蔚然成风——,那让人读着感觉有些别扭,有违和感。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而王小波的作品却没有那种感觉。有人说冯唐流氓,却没人说王小波流氓,同样是拿阳具说事儿,感觉却不一样。


那里也有个品味的“金线”在那里,看不到,但感觉得到。关于阳具的“用法”冯唐够不到品味的“金线”,就让人觉得流氓了吧。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冯唐都不忌讳被人称为流氓。但感觉不一样。王朔并不以流氓为荣,他说“我是流氓我怕谁”,那是一种狡猾的“战术”,先给自己打上一针免疫针,之后攻击他人时,就不怕别人反攻——我自己都说自己流氓了,你还能怎样?


王朔给人印象是不把别人当回事儿,也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大家都一样,谁都别端着揣着自以为是那么回事儿。冯唐不怎么攻击别人,别人倒会攻击他。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好像挺喜欢“流氓”这称呼,仿佛觉得“流氓”正是其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之处,他有时甚至给人印象,似乎刻意要给自己抹上点流氓色彩。但我看访谈节目里的王朔和冯唐,给人印象又大相径庭。


王朔坐没坐相,语速极快,一口一个“他妈的”,确有“痞子”风范;冯唐却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讲话字斟句酌有条不紊,全不带一个脏字。冯唐一点都不流氓。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上述作家互相也有评论。阿城对王朔文学成就的评价,如前所诉至高无上,认为是真正的先锋派代表。


王小波对王朔评价也不低,王小波对阿城的《棋王》不以为然,认为在农村那种环境里,象棋好手只会越下越臭,最后退化成一个臭棋篓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说他这辈子如果硬要举出一个偶像,那就非阿城莫属,换句话说阿城是他唯一心悦诚服的人物。


有人问他当年他销声匿迹于文坛时,王小波横空出世,如果当时他还在创作,二者之间会是怎样情况,王朔笑说:大概会平分秋色相得益彰吧。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作为晚辈对上述三人也有评价,他认为王小波的作品是佳作,但仍有不足之处,英年早逝十分可惜。


王朔极具才气,可惜书读得不多。并预言许多年之后仍会有人读王朔,但读阿城的一定更多。


本文插图为黄永玉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444.html

分享给朋友: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的相关文章

昨夜的雨

昨夜的雨

  昨夜的小雨, 今又晴空万里, 雨滴不知太阳的暖意。 不舍得离去, 悄然留下自己的身影, 化作蔚蓝天空上的浮云。 问一声爱问一声情? 一花一木一世界, 有忧伤有别离, 百花园香润雨滴。 秋风起, 落叶残花微叹息,...

水中月

水中月

  爱是一条河, 拥挤的渡口总有人错过。 招招手…… 想踏的帆舟已远走。 上天造物弄人, 相爱的人差缘分, 越爱越真越伤心。 江边…… 看那月亮浮在水面, 折一段柳枝搅动江水, 把自己的身影模糊, 丢失的青春有谁来赔?...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每年教师节,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我都会收到学生送的各种各样的教师节礼物。譬如微信、微博和电子邮件发来的贺词、贺卡,快递给我的礼品盒以及鲜花等。每当此时,自己切身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和自豪。然而今...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七律•清明思先烈微风催雨洒江天,情系陵园祭俊贤。驱蒋杀敌枪眼堵,援朝抗美匪窝端。和平建设凝神治,灾害清除舍命攀。捧束心花英烈献,中华逐梦后昆担。七律•清明思亲潸然泪下忆双亲,意念悲催欲断魂。善举萦怀弥脑际,良言入耳润儿心...

不会说话的爱情

不会说话的爱情

他是盲人歌手,一个人来到北京闯荡,住树村,在街头里卖唱。有一天在地铁里,一个姑娘走过来对他说“走吧,别唱了,我请你们吃饭”。他们就这样认识了。他们一起谈论小说,讨论诗歌,讨论哲学。他口述写作,她记录,他为她弹琴唱歌...

粗粝之美

粗粝之美

伦勃朗的《犹太新娘》,成于 1667 年左右,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这是伦勃朗后期最厉害的一幅画……之一。梵高和他的好基友参观至此画时,基友没管他继续往前看。可看了一圈回来,发现他还在看这幅画。梵高说,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