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老人的眼神

老人的眼神

微信用户4年前 (2022-04-16)诗词类2844
老人的眼神
去年出差顺路去了趟重庆磁器口古镇。一条小街,被人挤得水泄不通。路边是各色铺面。我被夹带在人流中缓缓前行。

然,在一个缺口,我看见路边坐着一位老婆婆,满头白发,梳着一个小小的发髻。她的面前,摆着一个小篮子,上面放着若干鲜艳的毽子。篮子上是八个红字:九旬老人,为您服务。

老人的眼神


我的心不禁一缩。在这躁动的天气,尘灰和人群中,她的眼睛,没有看向任何一个游人,只垂下头,望着身前一米左右的地面,望着一双又一双的脚在她的面前走过。

我知道不少游人和我一样,向她投去异样的眼光。这眼光中,有怀疑,也有怜悯。

老人的眼神


怀疑者,是对“九旬老人,为您服务”这样过于哗众取宠的名目感到不适。这位婆婆纵然不是真的已达九旬高龄,亦为风烛残年,何故还会在此摆摊?她究竟有什么缘由呢?

人流夹带着我往前行。我又回过头匆匆一瞥。我看见那婆婆低垂的眼神从旁泄露。我读到困顿,烦躁和羞愧。

老人的眼神


现在回想起去年的重庆之行,跳入脑中的,还是这个画面: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婆婆,坐在游人如织的街边,低垂着头。她面前的“九旬老人”四个字,触目惊心。

我又想起了另一位老人的眼神——我去世的姑丈。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和堂哥,堂姐去姑姑家串门。那时候,我的姑丈的脑瘤已经很严重,但他非常开心见到我们。

老人的眼神


吃过午饭,我们盘桓一会儿,就要往回走。在和姑姑,表姐们告辞之后,却不见姑丈。我们四处寻找,才发现姑丈正躲在厨房的门后,眼睛红红的。

我不懂姑丈为什么要哭。姑姑难受地对我们说,姑丈不希望我们走。我和堂姐堂哥都不知所措,只好敷衍着说很快又会来,就离开了。转过姑姑家的篱笆,还看见姑丈高大但瘦削的身躯,隐在厨房门后。

老人的眼神


没过多久,便传来姑丈病发去世的消息。那便是最后一面。我没有再怎么想起过,这个以前就不是非常亲近的亲戚。

而现在,姑丈的那个眼神却在我心中浮现。那一刻,他多么无助,像个孩子一般,乞求别人的怜爱。是不是老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因无助而产生的寂寥呢?姑丈的眼神,令我在事隔多年之后,倍感心酸。

老人的眼神


我想,并不是所有老人的眼神,都能够有岁月洗过的睿智光芒——像一般人想的健康的老人那样。老小孩,老小孩。当返老还童的意思,演变成回到稚童的无助和被动,而非童心复萌的轻松,你是觉得生命是画了一个圈,还是在另一个无奈的方向消逝?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老人的。有些事情,是社会制度可以解决的。有些事情,在最发达的社会也不可能解决。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358.html

分享给朋友:

“老人的眼神”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醉街

醉街

  风请你慢慢的吹, 忙碌的一天, 真的不想让你太累。 酒一杯续一杯, 不知为谁而喝醉。 坐在路旁摇晃摇晃。…… 矮丛中盛开的花朵靠在你半裸的背, 没有了白天的温柔也希望有人来陪。 仰望夜空, 那颗最亮的星失去了光辉,...

探望好哥们儿

探望好哥们儿

  走进病房, 看到你苍白的脸庞,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白墙, 怎敢惊动你的梦乡。 悄悄把鲜花放在窗前, 透进七彩阳光。 我的好哥们儿, 今睹此景令人揉碎心肠。 高大的身躯己消瘦, 眼里充满淡淡的迷茫, 不敢再看不敢多想,...

美丽茂名 魅力乡村――彭村

美丽茂名 魅力乡村――彭村

  8月3日,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的茂名调研组来到了高州市南塘镇彭村进行三下乡实践。通过这次调研,我了解到南塘镇彭村的建置沿革,体会到彭村的风土人情。 高州彭村,位于鉴江河畔,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彭村人杰地灵、百姓和谐、气候宜人、山...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

一生爱自由

一生爱自由

伦敦一个画展上,人头攒动。一对男女在一幅画前驻足:一个超级肥胖的裸女,在一张破旧的沙发上昏睡过去。她的一只手扶着沙发背,一只手托着硕大无朋的乳房,大大的肚腩因为粗壮双腿的挤压,像个球一样耷拉在沙发上……男人对女人说:“亲爱的,这幅画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