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星期天
《布达佩斯之恋》,又名《忧郁的星期天》,算是符合我欧洲梦想的电影之一。以至于看过很多年之后,依然记得电影中的片断:老餐厅,钢琴师,怀旧乐曲,黑色铁艺窗,和窗外的绿意深浓。
这部电影围绕一支名为《Gloomy Sunday》的乐曲展开。据说,这首曲子最初是由匈牙利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在上世纪初创作。之所以可以流传千年,并不在于艺术方面,而是因为听过这首乐曲的人,绝大多数都自杀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2019年10月1日是万众瞩目的70周年建国庆典日,全家早早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这一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首先是习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言犹在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国家 70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他是盲人歌手,一个人来到北京闯荡,住树村,在街头里卖唱。有一天在地铁里,一个姑娘走过来对他说“走吧,别唱了,我请你们吃饭”。他们就这样认识了。他们一起谈论小说,讨论诗歌,讨论哲学。他口述写作,她记录,他为她弹琴唱歌...
布鲁克纳比瓦格纳小 11 岁,比勃拉姆斯大 9 岁,按说应该和他们属于同时代的人,可音乐史上,却偏偏喜欢把他和马勒对比,归入后期浪漫主义。如果从年龄上看,布鲁克纳比马勒大 36 岁,彼此之间还保持着一种类似师生的关...
人类思想、文化、艺术中的有些成就,其实是很难去进行分析、解说的。比如书法中的王羲之、绘画中的梵高、文学中的苏东坡、音乐中的莫扎特,比如《圣经》。他们的不可解说,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太高,常人要真切地看清他们的面貌、理解他们的精神,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行欧洲原为比利时展事,顺道荷兰一游,九月初必须赶回北京上课,德国并不在旅行计划之内,但取票登机均须到法兰克福,当地两家旅行社同声致歉:月初机位全部满座,上旬机票必须每天电话询问。九月八日,我决定提前进入德国,停留科隆,就近等票。黄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