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元杂剧的兴起

元杂剧的兴起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7-20)诗词类1335

元杂剧的兴起

唐诗高贵,宋词婉雅,元曲俚俗,作为中国诗歌的三大高峰,可以说各得其妙。这其中,对于唐诗和宋词,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可对于元曲似乎就要陌生一些。

实,元曲细分起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杂剧,像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这种,一般结构较长一类是散曲,比如天净沙》,《节节高》,《醉花阴》等等,结构上类似于诗歌,适合于抒发一些小情绪。篇幅有限,今天我们主要先来聊聊元杂剧。


元杂剧的兴起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与南戏文相对仗的一组概念,本质上都属于戏曲类,但又有所不同。如果做个简单类比的话,北杂剧像电影,一般 2-3 个小时可以演完;南戏文像电视剧,剧本都是长篇的,一般数倍于杂剧。

从时间上看,北杂剧最早出现在宋金时期的北方地区;南戏文则稍微晚一点,大概南宋以后(此时北方已经被金人所占据))才发展出现。所以我们一般讲到北杂剧的时候,就讲北方宋金以来有杂剧,南方在南宋以来有戏文。

元杂剧的兴起

北杂剧最精彩的时代,就是元代的元杂剧。在元杂剧中有很多出名的人,像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等。在他们当中,假如我们单独要挑一个出来说,很多人会挑关汉卿。


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时候,尤其是 1957 年、1958 年左右,中国文学史上一些朋友经常都会说,中国的莎士比亚就是关汉卿。这也很有意思,到了 21 世纪,大家往往说中国的莎士比亚是汤显祖,所以这个是跟我们的研究、还有认知的变化有关。


元杂剧的兴起


关汉卿最有名的一出剧,一般人认为是《窦娥冤》。因为《窦娥冤》这个故事能反映当时社会的许多问题。大家都知道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时代,蒙古人对他们统治之下的汉人,态度是不友好的。


当时从政治上分类是分成四类的:蒙古人、色目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汉人(北方的汉人)、南人(南方的汉人)。由于这样的统治思想和观念影响,政治压迫也比较严重。


元杂剧的兴起


在这个社会状况之下,传统中国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大大降低。我们知道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盛行。当时的读书人通过好好读书,就可以升官发财,这是在社会上地位晋升的最主要的途径。


可到了元朝,蒙古人统治就完全不同了。政治结构的等级化,加上读书人科举制又停办了,读书的上升路径被完全打破了。即使到后来,科举制虽然恢复,可儒生的地位仍然很低。


元杂剧的兴起


这些读书人他是有能力写作的,也有能力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的,可是在元朝被压迫得很厉害,没了出路,当然就要找一些新的生活方法。因此一大批像关汉卿这样的读书人,就沦落到社会的中下层,与演艺的人才连在了一起。


传统社会里,从事演艺的人,一般都是比较低下的一个阶层。他们的文化层次往往比较低,不过他们有表演的才能。于是,在元朝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读书的人、有学问的人、会写作的人和能够创作的人,与表演的人才结合在一起。


元杂剧的兴起


于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元杂剧的作者往往通过剧本,表达对社会的一些态度,有的是怨气,有的是不满,有的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这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四大悲剧,像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是非常经典的剧目。

元杂剧的兴起


常有人说,中国悲剧不纯粹,因为里面经常有插科打诨的段落。不过,我想这也不奇怪,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里面,也是有插科打诨的,一个弄臣、一个小丑,在那边不断地跟着李尔王。


所以,要定义作品是悲剧还是喜剧,关键要从观众的文化环境出发,从作品真正的艺术感染与人的关系来讲,看看作品到底能给你什么样的冲击。而经典的意义,也正在与此吧。


元杂剧的兴起 相关阅读:元曲

宋词

京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369.html

分享给朋友:

“元杂剧的兴起” 的相关文章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许多人一旦迈入中年门槛,就好似自己已经走进人生的余辉,­生命从此就被镀上了一层暮色,觉得灿烂不再,情怀苍凉。其实,­生命的每一段年龄自有风光的地方和情感的种子,而且多情还数中年。中年人经过大半生的磕磕碰碰,已经磨失了孤傲和好斗,修得有容人之...

心里话

心里话

  一条路为何曲曲折折, 孝顺的心为何若有若无,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灿烂星河, 兴邦耀祖永恒不变的传承, 养老为何有不同的雕琢? 老人有钱: 儿女们惦记着怎样得的更多, 老人没钱: 多子女轮流看护着, 罪孽啊, 生儿女的时...

朋友圈与你心有灵犀的个性签名

朋友圈与你心有灵犀的个性签名

一、没事的,每个人大概都会经历一些情绪崩溃或者极端的时刻,会好的,会熬过来的。二、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应该果断又干脆不耽误任何人,不消耗任何人,不浪费任何人,这是一种善良。三、先自沉稳而后爱人,做一个兜里有钱,走路带风的美少女,这样才有能力,...

山乡春晓

山乡春晓

七绝•山乡春晓鸡鸣月落袅炊烟,柳荡霞升溪水欢。沃野机忙弹乐曲,春潮涌动蕴丰年。  鹧鸪天•山乡春晓(新韵)雪化冰融浪滚川,莺歌蛰醒柳含烟。牧童北岭鸣笛曲,村嫂门前种菜园。池涌浪,鲤撒欢。渔翁甩网笑容妍。农庄佛晓成琪景,饱蕴诗章美誉传。【...

宋徽宗和他的男人们

宋徽宗和他的男人们

宋徽宗最爱的有两样,女人和书画。前者伺候肉体,后者主要由男人们来伺候精神。其实赵佶是个被皇帝耽搁了的艺术家,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无一不爱。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瘦挺爽利的“瘦金”字体,便是出于徽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