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7-22)娱乐类1768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今天一个人在家,回荡着德烈.波切利的歌声。来自灵魂的歌声,让我时常会很感动,所以就想写写这位伟大的盲人歌手。


清晰记得第一次听波切利的感觉。像是在教堂里,一种磁性而质感的声音,穿越苍穹,宏大而无私的振颤着心房。于是,没有任何的刻意,眼泪倏地就掉了下来。面对简单和真挚,铁石心肠也会被融化。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我是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位盲人歌手。 于是,也就忽然明白了,这澄静的歌声为何会如何感人。


波切利用声音触摸世界。他的歌声里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虔诚。我甚至觉得,如果他不是盲人,也不会演绎出如此真情的意境。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意大利人,近年来在世界歌坛声名显赫。他成功地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间的独特流派。他被誉为“第四大男高音”、“拥有被上帝吻过的嗓子”。

事实上,安德烈·波切利的人生,确实很富有传奇色彩。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1958 年,波切利出生在意大利一个乡村小镇。据说,早在婴儿时期,波切利就对音乐非常敏感,一听到音乐声就会停止哭闹。他 7 岁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习长笛、萨克斯和吉他,9 岁就跑到歌剧院里看歌剧。


可是,这个自幼喜欢音乐的孩子,却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病症,做了 20 多次手术治疗,都没能治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2 岁那年,在一次踢足球时,他不幸被足球打中了眼睛,导致了双眼全盲。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在失明后的幽暗岁月里,音乐成了他触摸世界的唯一方式。他还在一次歌唱比赛中,以一曲《啊,我的太阳》得过第一名。但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波切利的的声音,后来会像野火燎原般,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波切利自己也这么觉得,所以他进入大学后,学的是法律专业。直到他年届 30 岁,已经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并成为执业律师之后,才有一位名叫贝塔里尼的声乐专家,发现了他的歌唱才华,并正式开始对他进行专业指导。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1992 年,波切利的音乐生涯,出现了戏剧性转折。意大利流行巨星卡洛·福纳奇亚利,写了一首二重唱《求主怜悯歌》。他偶然间听到了波切利的试唱,大为惊讶,认为波切利的歌唱“有美感、有情感、有灵感”,随即决定与他录制唱片。


事后,帕瓦罗蒂听了录音,也说波切利是一位“了不起的男高音”。波切利就此一举成名。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但在那之后的好几年里,波切利却被评论认为,只是擅长演唱浪漫爱情歌曲,和意大利拿波里民歌的流行歌手。


直到 1997 年,年近 40 岁的波切利,才在国际性声乐活动中崭露头角。在卡利亚里普契尼音乐节上,波切利演唱了《蝴蝶夫人》和《托斯卡》中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在观众惊喜的欢呼声中,他又加演了一首被称为是男高音杀手的、具有连续九个高“C”的《联队之花》。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同年,专辑《Romanza》成绩突出,次年发行专辑《华丽咏叹调》,竟跃居排行榜首,并成为长期热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此后,波切利大放异彩,逐渐取代其他的古典音乐大师,成为人们的“新宠”。


波切利的失明,似乎给他的生命,赋予了一种尼采式的孤巍与壮丽。长着一头有点野性的头发、蓄着缭乱的胡须的波切利,在表演时总是宁静致远。他那充满金属质感的嗓音,完全可以把声音压得很低,更加强了情感的抒发。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尽管他的高音无法与帕瓦罗蒂相比,但他有着在孤独苦闷中爆发的,无与伦比的癫狂激情。


这是一个用激情和情感与命运争斗的精灵,他无私的歌声,他振颤灵魂的歌声,给我们希望和闪光。而他也因为自己生命的不幸,把更为精彩的人生用音符书写出来。


本文插图为艺术家 Maureen Gallace  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375.html

分享给朋友:

“轻描淡写胜过无数嘶声力竭” 的相关文章

《大多数》DEMO试玩,反思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大多数》DEMO试玩,反思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每天早上起床,在楼下早餐店买两个包,搭上公交车,到了公司工作一天,下班回家。两点一线的日子大概是时下年青人最为正常的日子方式。但年青人们之所以还能保持着这种日子,只是因为最后一根稻草还未落下,一场简略的小事故、一次并不算严峻的疾病或是一些家...

腾讯员工办公楼1组内景私照流出,暴露了最残酷的成人世界潜规则

腾讯员工办公楼1组内景私照流出,暴露了最残酷的成人世界潜规则

2022 每天听一本书计划RECOMMEND今日文章前段时间,UP主@阿秦在香港更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随朋友参观了腾讯员工办公大楼,看完直呼过瘾。腾讯员工的食堂是什么样子的?大部分的员工食堂是只要能做干净清爽,就已经是不错了。但腾讯员工的...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汕头蓬洲村继续进行三下乡主题调研活动。 队员们在蓬洲文化广场集合之后,来到了蓬洲西社区找到村书记,在这里了解到以前的蓬洲村,在现在已经被分成蓬洲西,蓬洲东,蓬洲南和蓬洲东。在社区门口有一个15分钟便民生...

2022浪漫至极的情话句子

2022浪漫至极的情话句子

一、我有多喜欢你,可能我自己都描述不出来,就像你是月亮,我是星星,满天星河只为你。二、我想认真的谈场恋爱,自你而始,自你而终。三、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日月、冬夏、晴雨、山川、花草、鸟兽,但还是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里面有你。四、女朋友笔划太...

《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

作者简介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1978~1...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