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正文内容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lmwmm8个月前 (10-12)诗词类681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久前,朋友送给我一套《丰子恺艺术四书》。书封上有个小女孩十分可爱。她仰面躺着,书丢在身旁,不知在发一场什么样的清梦。


这画名叫《手倦抛书午梦长》,是画家丰子恺以北宋诗人,蔡确诗作《夏日登车盖亭》的前两句入题,创作而成。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位活跃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知名画家,喜欢参照古人诗词名句作画。


而他的那些以水墨写成的漫画作品,既包含柴米油盐的俗世景象,也遥遥地与古代诗词章句的清雅与曼妙气质,两相契合。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们见过丰子恺天真又质朴的画作,每每觉得熨帖且温暖。那些画没有什么气吞山河的大气魄或大志向,而往往与亲切可人的风景与人情相关。


或是夏日午后的一场浅梦;或是年节时,小孩街边点炮仗的热闹;又或是一家大小,出门踏青的融融其乐。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丰子恺将中国传统诗意,当下社会与生活景况,以及日本浮世绘中的清丽风格共冶一炉,创造出独特的,不从众,也不流俗的艺术语言。


丰子恺颇为人熟知的一段往事,应是他与弘一法师的交往。按照丰子恺在《人生三境界》中的讲法,弘一法师李叔同既是他「学艺术的教师」,又是他「信宗教的导师」。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可以说,丰子恺的画,不论在内容题材(爱护众生)抑或在笔法风格(清雅温淡)方面,都受李叔同影响甚深。


在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中,我们便能读出弘一法师《送别》中感时伤怀的情绪。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杯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都是离别,都是不舍,却也无奈,毕竟聚散有时。《新月》一画中不见人,却藉由那桌上的三两茶杯、廊间的两把藤椅,处处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味来。


而在那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丰子恺借用宋代词人蒋捷《一剪梅》中的两句,在窗内的一篮樱桃和窗外的半棵芭蕉旁边,画了一支点着的香烟。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都是生动畅快的色彩,而这一柱袅袅上升的烟,却引出些许伤感的意味来,犹让人想及弘一法师临终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


另外一位对丰子恺创作不乏启迪的艺术家,是日本人竹久梦二(Takehisa Yumeji,1884 ─ 1934)。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竹久梦二作品


丰子恺曾在 20 岁出头的年纪,去往日本游学。白天学画,晚上学小提琴。在日本居住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丰子恺接触到竹久梦二的画作,并对于这位「专写深沉而严肃人生滋味」漫画家的创作,倾心不已。


在《谈日本的漫画》中,丰子恺将竹久梦二视为,日本漫划界「转捩点」一般的存在。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竹久梦二作品


梦二之前的日本漫画家,多以讽刺或诙谐的笔调创作。而梦二则将严肃的思考,与关乎人生的感慨,放入画作中,令到他的漫画作品,虽说并不能让人捧腹大笑,却别有一种含蓄微妙的情味。


回到中国后,丰子恺对于自己的创作路向,作出相当大的调整。原本,他作西洋画,可那次自日本归来之后,他重又发现水墨这一媒介,并将日本浮世绘的装饰意味,以及梦二的漫画风格糅杂其中。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只不过,丰子恺放弃了梦二作品中情色的、艳丽的部分,转以亲情与友情代替之。


俞平伯说丰子恺的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人间情味。的确,丰子恺终其一生,都在细味凡常生活中的边角小景,将其以温吞却不寡淡的笔法呈现出来。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留白」是丰子恺颇为钟意的方法。后世不少画家学丰子恺,题材虽相似,却总也学不像,究其原因,恰在于学不到丰子恺画作构图的精妙。


他作画从来不将画布填满,而常常将画中主要意象,放在画幅的上下左右四个角落里,不免让人想到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惯用的「马一角」与「夏半边」构图法。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如是一来,画中空间反而扩阔了不少,那种将说未说,或是欲言又止的意味,也得以不急不缓地铺展开来。


人们常说丰子恺画作妙在爱生活、心怀慈悲且有童趣,我却更偏爱他画中那种介乎「言」与「不言」之间的模煳。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丰子恺画中的道理从来都不说尽,而是只说一半,剩下的一半,则要凭靠观画人自己去体悟并琢磨了。


这位被誉为「中国漫画之父」的知名画家,毕生关心诗意的表达,而「蓄而不发」不正是诗作美且奇妙的所在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474.html

分享给朋友: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的相关文章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原先是农村,遍布小丘陵和稻田,小山谷里只有一条小溪,和一条伴溪而行的小路,逶迤2000余米,沿途草比人高,溪水在草丛中潺潺潜行,由于高差较大,水流湍急如奔马。如今这里变成了美丽幽静的公园。 经过拓展改造,去除草,加宽水面...

相约远行

相约远行

  你说春天到了:百花香艳, 你我一起去看绿绿的草原。 你说夏天到了撑一把雨中的伞, 一起牵手走进山峦赤足在溪水边。 你说秋天到了:白云追蓝天, 浪漫的枫林里照张美丽的照片。 你说冬天到了:雪花飞满天, 眨动冰睫雪地脚印一对对...

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

  感谢佛让我所悟, 春暖花开的季节, 哪一朵盛开的花属于我? 红尘过客, 多数人记住了花开的颜色, 却忽略了陪伴的绿叶很多, 只为花的凋落惋惜, 没人聆听花叶执着到晚秋的叹息。 一花一叶一菩提, 阿弥陀佛 感恩佛渡我心...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7月25日,岭南师范学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始了。经过为期两天的准备,岭师的扬“彩”令夏队中的江门小分队来到草坪村。接下来,让我们一睹草坪村的“芳容”吧。 草坪村,于明洪武年间立村,距今已有160多年...

探访调顺之旅

探访调顺之旅

  8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湛江赤坎区调顺村进行三下乡调研活动。 调顺村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于赤坎东面,离市中心4公里,属赤坎区调顺街道办管辖。全村位于海岛上,面积5。8平方公里,岛以村名冠名,人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