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6-16)诗词类2429
第二乐章

夏夜,树叶在微风中舞动,一位美少年独自在花园中流连,思念着远方的意中人。月下,少年心中有呜咽之声泛起,他抬头仰望星空,喃喃默诵着海涅那浪漫而忧伤的诗句 :


    金色明亮的爱情星辰,

    为我问候远方的恋人,

    说,我还和从前一样 :

    痛心、憔悴而忠诚……


第二乐章


每当我在静夜中独自聆听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浪漫曲”时,心中就会浮现上述场景。


一些钢琴演奏大师的眼中,肖邦的作品无疑是音乐瑰宝。鲁宾斯坦自不待言,霍洛维茨、阿劳等大师也都对他的作品有过上乘的演绎。


第二乐章


但在音乐史家眼中,肖邦并不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他不像莫扎特、贝多芬那样涉足音乐全面领域,但肖邦在钢琴曲上却有着独特的天赋,一生创作的乐曲也几乎都为钢琴而作。


肖邦赋予了钢琴极致的抒情性,也使钢琴的技巧和内心表达,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无愧为“钢琴诗人”的称号。


第二乐章


肖邦为钢琴和乐队创作的规模最大,意义最为重要的作品是两首钢琴协奏曲 :f 小调协奏曲(Op21)和 e 小调协奏曲(Op11)。


f 小调写于 1829 年,由于出版时间晚,故被称为第二钢琴协奏曲;e 小调写于 1830 年,故而得名为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

肖邦的协奏曲不像贝多芬那样,是独奏和乐队之间的竞赛;也不像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那样,是钢琴与乐队的交响;它更类似于莫扎特带有室内乐性,当钢琴主导演奏时,乐队在和声上起着衬托作用。


肖邦的这两首协奏曲,都具有热烈沉思和激情幻想的气质,其中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它们的第二乐章(小广板),钢琴完美地呈现,如此幽雅、高贵和深情,是对娇羞恋人的形象描绘和心曲倾诉。


第二乐章

在 f 小调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中,肖邦倾注了对华沙音乐学院女学生康斯坦丁•格拉德科夫斯卡娅的全部恋情。


他曾在一封信中这样描述她 :“那天(指肖邦 1830 年去法国前的华沙告别演奏会上)她身穿白色裙子,佩带着玫瑰,出现在音乐会中,无比优雅和美丽。”无疑,这一乐章是肖邦音乐中感情最为真挚动人的篇章之一。


第二乐章

e 小调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则具有夜曲性质,肖邦称它为“富有浪漫气息的,是明月之夜的梦幻”。不过,与 f 小调协奏曲不同的是,它显得更忧郁和幻美,像是月光下的凝思,有着眼泪的迷蒙。


然而,乐曲并不沉吟于一己的心事,而是带着幻想,犹如乘风曼舞的是六翼天使,一连串透明的琶音像是天使薄翼轻轻颤动,这是想像中的光辉,是人间最为纯洁、美好的情感表达。


本文插图来自东山魁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416.html

分享给朋友:

“第二乐章” 的相关文章

异乡曲,华夏篇!

异乡曲,华夏篇!

吾之今日之世界! 爱吾所爱!好过没有爱,穷此一生! (开式) 一湖半山月, 两界合同心。 有道胸无忌, 无言天酬勤。 (会展) 很久不这么吟了,今早却是如此轻纾了。而后,便是缓解了,在大天阔地之巍宇莽莽中。 忽而看见,书桌的离叛:西人雪茄中...

深秋依旧

深秋依旧

  深秋。不知等了多少个春秋,也不知道盼了你多久?从初次相逢那一时刻到再一次的重逢牵手,等了六个春秋。从春到夏,伴着雪花纷飞冬季;内心的世界冰封了很久。漫漫长夜的期盼,总有春暖花开的时候。经历酷暑难耐的夏,终于迎来了凉风习习的秋。 深秋依...

守护的东西

守护的东西

我喜欢李安,贾樟柯或者蔡崇达们的东西,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反复讲述的,是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断裂感。这个断裂感对我来说不是抽象的,而是切身的,感同深受的,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的。现代生活核心就是变化。生活居所的不固定,情感关系的不安稳,新奇信息和新鲜...

复调的感觉

复调的感觉

不同的音区有不同的感觉,高音华丽,中音饱满,低音坚实,各自具备各自的优点,但也不免缺乏别的音区的特点,所以单独的旋律总是不完美的。而复调就是那种把不同音区的旋律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完美状态的尝试。不同的旋律,时刻形成互补,整体向前移动,构成...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第一次知道如歌的行板这个短句,还是来自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同名诗。记得当初读到这首诗名《如歌的行板》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怎么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起来却那么陌生。那时,我还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这些专有名词完全是个外行。于是,只能靠读诗来猜测...

心有所动,即知物哀

心有所动,即知物哀

有时候我们要懂得欣赏一种“一碗白粥”的美,因为越是白粥,则越见功力、越是难烹。而“物哀”其实就像日本文化体系里的一碗白粥,寡淡、渺然、清白,但有时遇见极惊喜纯熟的一碗,则会让你瞬间忘了许多过于矫饰的色彩。18 世纪的日本学者本居宣长,是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