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正文内容

故人入曲琴入心

lmwmm2个月前 (04-14)诗词类106

故人入曲琴入心

一向觉得,成公亮先生就是徐上瀛所言的“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你听他的琴,清静极了,即便是大中午,也令人恍如置身夜半时分。


那些伴随轻柔呼吸婉转流淌的音符,圆润、饱满、贞静宏远,虽然转瞬即逝,却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们如此鲜活,又如此安然,而它们唯一的去处,就是听者的心。


故人入曲琴入心


而在成先生众多的琴曲中,最能打动我的当数《忆故人》。每次听,内心总会无端端地生出一种疼痛感。


先生指下演绎的这种思念,不是因为“十年生死两茫茫”而痛到骨髓的思念,而是“我”明知你还活在这个世上,却再也不能和你面对面互诉衷肠的惆怅。这样的生离,因为不曾彻底地绝望,而比死别更多了几分牵肠挂肚。


故人入曲琴入心


正是这样,在成先生的琴里,我听到的不仅仅只有技法上的娴熟,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种难以言说的味道。


说到成公亮,人们往往会称之为古琴演奏家。然而,如果从中国传统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称呼似乎又不正确。


故人入曲琴入心


因为古代的琴弦是用蚕丝做的,弹起来细微得象呢喃细语。你可以来听琴,但决不是为了你而演奏。琴是弹给自己和大自然听的,即使有第三个听众,也必须是自己和大自然的朋友,叫做“知音”。


上古之时有个叫伯牙的人弹得一手好琴,另一个叫钟子期的人能够从琴音里,听出“高山”和“流水”的意思来。后来,伯牙把琴毁了,发誓再也不弹,因为钟子期死了。


故人入曲琴入心


琴之所以如此孤独,还在于她被中国人看成是最高贵的乐器,是圣贤和诗人的象征。传说之中,最早制造琴的人是伏羲,他不仅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还是文明的开创者,因为他画出了《易经》中的八卦。


此后又出了一个叫做大舜的圣人,他用琴声把分散在华夏大地上的各个部落,汇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的民族。


故人入曲琴入心


孔夫子不仅是一位哲人,也是当时第一流的琴学家。陶渊明,东晋时期的大诗人,经常一个人坐在山间的巨石上,靠着枝乾瘦劲的孤松,抚弄一张没有弦的琴。他弹奏的是由风声、水声和鸟鸣组成的天籁。


也正因如此,如今古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成了整个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670.html

分享给朋友:

“故人入曲琴入心” 的相关文章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秋时依伴

秋时依伴

清早雾叠,楼檐蔼矮,碍得弯枝娇懒。无意穿红,怎如奈,平野一目殷曼。希希缱绻,惜梦残,世道人间。一飞清越鸣去了,与伊同知晓?竹涧菊溪梅岸,一杆横肩,初上云霞舟。着意清浅,且深厚,权将秋枫受。返时满重,但携得,春酿夏酢。又来把盏与月瘦,伴侬纤纤...

经典短篇:《理想》

经典短篇:《理想》

家人围着6岁的小男孩问他的理想, 小男孩说,他想当医生。 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 奶奶说待遇也不错。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 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 小男孩...

守望

守望

秋意浓郁时你悄然北上 害怕温柔的秋风平静了你驿动的心?担心多情的秋雨留住了你的脚步?当我读懂你的双眸,无限思念,无言守望,谱写成半生的心愿。梦挥动翅膀,幻作不期而归的美丽。一曲相思,愁怯了寒露。我把思念筑成一个个驿站,漂泊的日子里为你遮风挡...

生命是一树花开。

生命是一树花开。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许多人一旦迈入中年门槛,就好似自己已经走进人生的余辉,­生命从此就被镀上了一层暮色,觉得灿烂不再,情怀苍凉。其实,­生命的每一段年龄自有风光的地方和情感的种子,而且多情还数中年。中年人经过大半生的磕磕碰碰,已经磨失了孤傲和好斗,修得有容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