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无限喜悦

无限喜悦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6-07)诗词类2483
无限喜悦

甫一开始听巴赫大无的日子,应该是我最初接触古典音乐的那段时间。被巴赫音乐中那种不掺杂感情的理性之美深深打动,仿佛是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严整,有序,配合上大提琴独特的浅吟低唱的音色,让人迷醉其中。


那时候也不知道所谓的版本之别,只是简单的在网上看见巴赫的 Cello Suites  就点开播放。听过众多名家的演绎之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罗斯特洛波维奇和杜普蕾的版本。


无限喜悦


曾经看过老罗在教堂里录制大无的录像,他坐在阳光充足的大厅中间,闭目低眉,拥抱着心爱的大提琴,音符缓慢地在空气中浮动。突然明白了老巴赫为什么谱写了那么多虔诚的宗教作品,原来音乐和宗教一样,都是神用来荡涤人类心灵的洗礼。


非常喜欢老罗的音色,和光同尘,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圣洁美丽。他在 EMI 录的那张 CD 不知道被我听了多少次,每当自己心神不定的时候,戴上耳机,闭上眼睛,第一号组曲的前奏曲一起,间杂着老罗急促的呼吸声,一切复归于宁静。


无限喜悦


杜普蕾的大无则细腻饱满。虽然师承老罗,但她的处理赋予了这组曲子更多的情感张力。


她和她那把闻名遐迩的大卫朵夫,让那位莱比锡板着脸的宫廷乐正,还原成了为生计奔波的众多孩子的父亲。杜普蕾的巴赫是一位接近人间烟火的巴赫,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位普通人。


无限喜悦


遗憾的是,杜普蕾的巴赫大无组曲还没有来得及录完,她就因病去世了。这位用一生献给了她心爱的大提琴的女子,只给我们留下了第一二号组曲,剩下的部分我们只能做遗珠之叹。


其实,无论是哪位大提琴家带给我们的演绎,都只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巴赫谱下的那些深沉低回的哲思,那些蜿蜒数百年的情感,还有那些永远未曾改变过的音乐,带给人类无限的喜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412.html

分享给朋友:

“无限喜悦” 的相关文章

我和这个世界只差一个你

我和这个世界只差一个你

  或许不再有叫浪漫的约束,或许所谓的邂逅只是一厢情愿的傻傻等待;时光的空白格塞满了记忆的支离破碎,广袤的星空下凋谢了你的花朵……也许我与你相遇的本质就是注定的分离。也许,我与这世界仅仅只差一个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变的只有仿佛只是...

始觉春空

始觉春空

每听无谱之乐,都不禁想起金庸笔下的“无招胜有招”。随性所至,自是真实不虚,寄意天然,本就气象无极。《宋人词意》是李祥霆先生的琴箫即兴演奏作品之一,众曲皆以词章发意,并以词句命名,“起舞弄清影”、“一棹碧涛春水路”、“垂柳栏杆尽日风”,听之清...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

说不尽的管平湖

说不尽的管平湖

人类思想、文化、艺术中的有些成就,其实是很难去进行分析、解说的。比如书法中的王羲之、绘画中的梵高、文学中的苏东坡、音乐中的莫扎特,比如《圣经》。他们的不可解说,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太高,常人要真切地看清他们的面貌、理解他们的精神,不是件容易的事...

靠向音乐

靠向音乐

20 世纪艺术特征在总体上都趋向于音乐——含混、变形、抽象、直觉和梦导。当时的艺术家们已经清醒意识到,必须打破传统框架。任何时代都没有像 20 世纪现代派艺术家们那样,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共同背叛古典艺术——建...

离别。

离别。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英国影视演员 Liam Neeson(连姆·尼森) 朗诵的一段英文诗《Thousands Are Sailing》。这位出生于北爱尔兰的演员,曾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托尼奖提名。这次他用浅唱低吟的独白式,再次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