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8-02)诗词类1130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中国画,不像其他民族的艺术一样,在对象上漫无选择。无论就质论,就量论,中国画的对象,却都有其特点。


因为中国画所画的东西,只是一种代表的意义,所以中国的山水,并不是风景画,中国的花卉,也不是写生画,其背后乃是另有一种意义的,这就是就性质论,中国画和其他民族的艺术一个大不同处。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至于就数量论,在中国,又仿佛天然规定了许多对象,是可以入画的,却又有大部分对象,是不可以入画的。因此中国画的对象,乃是只就自然间的事物中限制在某一种范围的,这是和其他民族艺术的对象另一个大不同处。


具体到人物画,数量远不如山水画之多,居于一个次要的地位。一方面是视为畏途,比如《宣和画谱》中说:画人物最为难工,虽得其形似,则往往乏韵;另一方面呢,是并不重视,比如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说:山之人物,以称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概。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如此一来,人物者便只成了中国画中的点缀而已了。近人余绍宋于其《画法要录二编》例言中,说到这种现象,并且推测此中的缘故。


具体来看,山水画慢慢地独尊起来乃是一种历史的趋势,其中消长的关键,即因为画和士大夫的关系之愈趋密切。而人物画,多出之于没有士大夫教养的人,如仇十洲,他们和士大夫的精神是相反的。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另外一个原因,则关乎用具本身。因为士大夫作画的用具,就是士大夫书法的用具,所以画山水、兰竹等是方便的,他们用以表现“雅”,表现“逸”,是已经够了。而人物画,则不只是书法的用具——笔墨——运用纯熟就能了事的,既不必需,又难,当然躲开了。


不过除此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更内在一些的,乃在根本上,人物等对象和士大夫的精神没有契合之点。山水则不然,却正是士大夫的人生观的寄托,正是士大夫“雅”“逸”的生活的理想,正是他们所向往的人格之反映。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不过,虽说中国不重人物画,但是对于人的兴趣并不是没有,那么,这些兴味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呢?很奇怪的,中国乃是把人物统属在植物之中了,所以中国画竹,不是竹,乃就是画的“才子”,画兰,也不是兰,乃是画的“佳人”。


一般的花,也都作为女性的象征。不过,这种象征的女性,又不仅仅是容貌,乃是精神,乃是德性了。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现在我们可以说这句话了,像中国诗、文表现时所用的方式一样,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乃是间接的。


严格地说,中国画没有写生。虽然当前画的是事物,其实不是事物,乃是人生经验,又不是原料式的人生经验,乃是人生经验而经过组织,经过提炼,经过理想化者。这是多么特殊的一种艺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397.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那么少?” 的相关文章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汕头蓬洲村继续进行三下乡主题调研活动。 队员们在蓬洲文化广场集合之后,来到了蓬洲西社区找到村书记,在这里了解到以前的蓬洲村,在现在已经被分成蓬洲西,蓬洲东,蓬洲南和蓬洲东。在社区门口有一个15分钟便民生...

江南何处

江南何处

其实在遇到《水色》这张专辑之前,我已经遇到了《奇遇》这首曲子,当时一听难忘。京剧曲意的起调后,现代音乐的渲染下,竟然是糯软糯软的苏州评弹。且看那唱词,思悠悠,恨悠悠,凄凉岁月总悠悠。朝无休,夜无休,牵愁惹恨到几时休...

通达

通达

这两天翻出《陈丹青音乐笔记》来看,再次动容于他的叙述之中。每个人所知道的事情其实都是很多的,但能够通畅表达出来的人并不多。陈丹青应该是那少数中的一个。这种通达的效果,在早些年间,自己就曾经见识并了解了,但要说到做到...

十二楼的独幕剧

十二楼的独幕剧

“忘了关那扇门那扇窗,电光石火秋凉;孩子离开了秋千,最快要到七月再回来荡。”这首歌是 2000 年李宗盛写给莫文蔚的,收录在专辑《十二楼的莫文蔚》中。其实要论知名度,这首歌远挤不进莫文蔚的前十。相比之下,同专辑的《...

常玉画马

常玉画马

常玉擅于画马。从《毡上双马》到《黑马、白马》、《枯树双马》、《跳跃的双马》、《红土双马》、《禾穗双马》,所有这些以双数形式出现的马,或交颈而立,或头颅低垂,或陷于沉思默想之中。它们缓慢、安宁,几乎以同样的体态和身姿,同样的忧伤,成双入对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