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9-09)诗词类1249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一次和朋友聊天,谈到“大调和小调有什么区别?朋友说:大调听起来很成功,小调听起来很失败。真是一语惊人。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他说得没错:大调对应的音乐形象往往是正面的,光明的,而小调对应的往往是负面的,阴暗的。因此大调对应成功,小调对应失败也是合理。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事实上,不管作曲家本人活得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妨碍他们对于小调的偏爱。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而言,小调的音乐作品更容易打动人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做人是难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所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经历风雨,怎么有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正因为如此,成功的喜悦才显得尤为珍贵。一个活得太容易的人,比如,富二代的成功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你用一首曲子打动人心,赚到眼泪,用小调来代表艰难险阻,用大调来代表幸福快乐的话,你会怎么写?


全用充满正能量大调?会不会太红歌了?全用哀伤忧愁的小调?眼泪是赚到了,但会不会有点忧伤过度,让人抑郁呢?因此,伟大的音乐作曲中常常既包含着小调,也包含着大调,并且常常是小调在前,大调在后,也就是“风雨”在前,“阳光”在后。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比如贝多芬的《c 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第一乐章就是 c 小调的,而终乐章也就是第四乐章则是 C 大调的,表现的便是先抑后扬的一种人生境遇,歌颂个人的奋斗,以及与命运的抗争。当然,贝多芬不会称其为《先 c 小调后 C 大调的第五交响曲》,这名字也太繁琐了。


1.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c小调)

2.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C大调)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也是 c 小调,作品111,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 c 小调,第二乐章 C 大调,也是相似的意思。同样,贝多芬不会称其为《先 c 小调后 C 大调的钢琴奏鸣曲》。

所以结论来了,为什么伟大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小调的?因为这些曲子往往从小调开始,走向大调,若是把曲子里面的调性变化都说出来的话,这曲子的名字可能比曲子还长,所以就用开始的调性命名了。这也说明了西方古典音乐“无标题”的特性:偌大的一部作品,名字最多就是个“绰号”。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都采用这种“先抑后扬”式,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屡试不爽。事实上,作曲家早就知道这个秘诀。
在巴赫的作品中,就算全曲基本都在小调上的乐曲,结尾也多半就结束在大调的和弦上,给人以升华的感觉。这种现象在音乐学上被称为:辟卡迪三音。例如上面这首 c 小调赋格(BWV847)。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从小调走到大调的曲子有很多,但有没有从大调走到小调的曲子呢?非常少。我想了很久,终于想起了一首肖邦的 B 大调夜曲,作品 32 之 1,整首曲子的色调基本都是明亮,清爽的大调,结尾忽然来了个无比阴暗的 b 小调,还有点宣叙调的感觉。似乎是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感觉真有点像恐怖片。

最后,一起来欣赏一下肖邦的这首 B 大调夜曲,作品 32 之 1。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495.html

分享给朋友:

“伟大的音乐作品多是小调” 的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理想》

经典短篇:《理想》

家人围着6岁的小男孩问他的理想, 小男孩说,他想当医生。 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 奶奶说待遇也不错。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 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 小男孩...

揽胜何须千里外

揽胜何须千里外

揽胜何须千里外 株洲雪峰岭公园,名中有雪,实无雪,因为它并不高,海拔仅仅100米,决不能将它想像为终年银装素裹的样子。尽管没有皑皑白雪,但有茫茫绿林,实是双休日赏景休闲的佳处。 雪峰公园可分为两部分:山林和山麓的广场。 广场面积约10...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20 世纪的作曲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Igor Stravinsky,1882 - 1971),始终处于各种音乐新潮的风口浪尖,而又在各种风格流派的创作中,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同样的具有影...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

夏夜,树叶在微风中舞动,一位美少年独自在花园中流连,思念着远方的意中人。月下,少年心中有呜咽之声泛起,他抬头仰望星空,喃喃默诵着海涅那浪漫而忧伤的诗句 :    金色明亮的爱情星辰, ...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曲江南丝竹小调音乐《紫竹调》。这只曲子广泛传播于苏南、上海、浙江和皖南等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吴语地区。江南丝竹由笛、箫、笙等竹管乐器,和二胡、琵琶、扬琴等丝弦乐器构成。这样的配置和广东音乐非常类似,只是广东音乐会更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