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周杰伦和朴树

周杰伦和朴树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6-05)诗词类1256

周杰伦和朴树

周杰伦朴树大概是差不多同时期出道的歌手,正是在新世纪的起点。一个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华人新秀,一个代表了内地歌坛的青年才俊。不过从专辑的名字命名,就可以看出两人价值观念的巨大不同。

朴树 1999 年发行的专辑《我去 2000年》代表对未来,对家园,对民族的期望,更多的是把个人置身于时代之中,希望有所作为,撬动这个世界;周杰伦 2000 年发行的专辑《Jay》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表现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关注个人的情感和爱恨。

周杰伦和朴树

朴树的音乐是以歌词为中心的作品,他更加注重用音乐来服务歌词,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他注重音乐的人文意义。所以朴树的歌曲的歌词都是自己创作。

像朴树在演唱会上演唱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时,四次落泪。朴树说:一生能写出这样的歌词,死而无憾。朴树在节目中说《New boy》一直是自己的污点,只因为他觉得歌词没写好。

周杰伦和朴树

而周杰伦则不然,周杰伦的歌曲都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所有的歌词都要为音乐服务,这也就是周杰伦的歌曲总是唱的含糊不清,甚至一些字的音调都被改变的原因。

他会让文字本身的音调也来符合音乐的音律。周杰伦不在乎自己唱的歌词是什么内容,有什么文化意义,他在乎的是音乐本身的节奏和旋律是否被传达出来。就像他的歌曲《琴伤》直接改编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表达对古典音乐的致敬。

周杰伦和朴树

而且周杰伦的歌曲不会表现对民族,国家,社会的思考,基本都是小情小调,以男女之间的相爱和失恋为主题。更何况百分之九十的歌词都是别人填写,也说明他对歌词的不在乎。

所以周杰伦的歌曲好听,让人有一种艺术审美的享受。但是朴树的歌曲内容更有意义,容易使人对人生产生思考。

周杰伦和朴树

其实中国古代的诗歌,如诗经,唐诗宋词都是有相应的曲,用来唱的,后来都失传了。像古希腊的诗歌《荷马史诗》也是有曲谱的。历史流转,这些伟大的诗歌只留下了诗,但依然不损其伟大,成为艺术瑰宝。这就是朴树努力的方向。

2016 年鲍勃迪伦因自己创作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歌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周杰伦在节目中说:如果自己不做歌手,最有可能会去做一名钢琴老师。

周杰伦和朴树

周杰伦 2022 年发行的歌曲《最伟大的作品》曲风多样,内在体现出一种复古气质。小提琴和钢琴的运用贯穿始终,表达了对欧洲古典音乐文化的追求。

简而言之,朴树的歌曲更具文学性,周杰伦的歌曲更具音乐性。

本文插图来自 ins:_leejinhee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909.html

标签: 周杰伦朴树
分享给朋友:

“周杰伦和朴树” 的相关文章

醉街

醉街

  风请你慢慢的吹, 忙碌的一天, 真的不想让你太累。 酒一杯续一杯, 不知为谁而喝醉。 坐在路旁摇晃摇晃。…… 矮丛中盛开的花朵靠在你半裸的背, 没有了白天的温柔也希望有人来陪。 仰望夜空, 那颗最亮的星失去了光辉,...

雨留下爱

雨留下爱

  心随车。…… 行驶在淋湿的路, 雨滴轻敲着车窗, 缓缓滑落…… 温柔着桥栏旁撑着红伞的少女, 闪动的双眸凝望着雨滴落吻江面。 缠绵着迎亲车队玫瑰花开的芳香。 举起相机拍下桥面上真情的画面。 雨的温柔与浪漫, 留在欣赏的...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宋朝文化高度发达,各方大家更是灿若繁星。单说书法方面,就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史称“宋四家”。“苏黄米蔡”中,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然而,书法大家中还有一位,就是宋徽...

一场乌托邦式的反叛

一场乌托邦式的反叛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首 60 年代在美国广为传唱的民谣,名为《San Francisco》,这首歌同时也是电影《阿甘正传》的插曲。影片中缓缓流淌的旋律,搭配懒洋洋的声音,透露出一份纯洁和感动。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为上世纪 60 年...

流民图

流民图

陈丹青说,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画,是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 这幅画创作于 1942 年,长 2 米,宽 27 米,历时 1 年完成。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画面通过一个个满面愁容、疲惫不堪、倒地而息的人物群像,揭...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

我对琵琶的最早印象,还是来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文字。当时对于“轻拢慢捻抹复挑”,是如何“未成曲调先有情”,还只是一知半解。不过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在口舌中囫囵翻转时,隐隐总有一缕悠悠的甘苦茶香。后来,第一次听琵琶演奏,还是在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