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探访调顺之旅

探访调顺之旅

微信用户4年前 (2022-03-14)诗词类2240

  8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湛江赤坎区调顺村进行三下乡调研活动。

调顺村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于赤坎东面,离市中心4公里,属赤坎区调顺街道办管辖。全村位于海岛上,面积5。8平方公里,岛以村名冠名,人们习惯以调顺岛称谓代替村名。岛上建有大型企业:湛江港集团第三作业区、湛江调顺电厂和湛江�O业公司,一度是典型的工业布局城中村。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调顺岛在“变身”,向休闲旅游岛、生态美食岛、文化观光岛迈步。

走进调顺村,映入眼中是各个路口的大榕树,距今己有几百年的历史。垂叶榕上直直地垂下数百条根,每条树根都呈大腿般粗壮。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天然绿色帐篷。古榕树下摆着一张张水泥筑就的台凳,每到夏日,坐满了乘凉聊天的村民。以前村民们从事农耕与渔耕,取“风调雨顺”之意建立调顺村,距今已有600载,现有人口7000多人。

调顺岛是赤坎区唯一的海岛,过去“出门见海,迈步上船”,地处偏辟,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岛内自成一体形成不少独特的民俗文化。尽管当今与市区连成一片,日益繁华,但岛上农渔耕文化遗风仍随处可见。舞渔网编制的网龙、划艇仔的龙舟、拜蔗抢蔗祈福,堪称调顺岛的民俗文化三绝,还结合年例每年都举办村中的农民文化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实施城中村改造,调顺村一马当先,出现很多可喜的变化,建成了“文体娱乐中心”、“妈祖文化广场”、“古亭休闲公园”、“莲花塘公园”、“科普长廊”、“农家书屋”、“农民私伙局”等八个具有海岛乡村特色的景点,成为村民赏心悦目的消闲好去处。

调顺村是第一批进入“广东名村”的村庄,有着“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湛江市特色文化村”、“湛江最美的村庄”、“湛江市卫生村”等光环。在调顺村我们可以看到多彩乡村的美丽影子,也相信更多的乡村会像它一样发展得更好。

转载请标注:点度博客――探访调顺之旅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90.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融化

下一篇:堆堆儿

“探访调顺之旅” 的相关文章

走在小岛的小路上

走在小岛的小路上

  仲夏,万物复苏。我走在株洲石子湖公园的湖心岛上。 湖心岛是石子湖公园的精华所,岛不大,石子�路,绿树成荫。石子路七弯八拐,路面的石子排列成一个个的圆形,圆形里面不知是什么图案,也不知表达的是禅意还是道意?我一边感受着天然的湖光美色,一...

遇一人,守一心

遇一人,守一心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   但是对我来说,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   我知道:遇见你不容易,错过了会很可惜,   我不希望余生都是回忆,我想余生每天都是你。   词文编写:醉月无殇   一路走来,有风雨的阻挡;有花草的芬芳;...

世界乱,书桌不乱

世界乱,书桌不乱

世界乱,书桌不乱,这句话出自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我自知晓以来,就一直留存在心底。此后,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无论事情多么鸡零狗碎,一想起这句话,心顿时就安定下来。木心先生是一个极尽浪漫的人,他有着中国哲人的文思,诗人...

晚风心里吹

晚风心里吹

▲向上滑动愿晚风心里吹,吹散我的泪,似风筝把你追;愿等你一辈子,真情留住你,梦里归家那一扇灯。心中所属唯独你,不管天似海深,今生再没遗憾。即使分开仍念记,伤心得你恻隐,温馨我这半生。若某天风花雪月似金,我倾心只等你...

暗自较劲,各自精彩

暗自较劲,各自精彩

今天和大家推荐的,是来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一首《引子与回旋随想曲》(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这首作品创作于 1863 年,是圣桑的代表作之一。整首曲子大约只有 10 分...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第一次知道如歌的行板这个短句,还是来自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同名诗。记得当初读到这首诗名《如歌的行板》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怎么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起来却那么陌生。那时,我还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这些专有名词完全是个外行。于是,只能靠读诗来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