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正文内容

蔡元培:怎样读书?

lmwmm11个月前 (04-27)诗词类925

蔡元培:怎样读书?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


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蔡元培:怎样读书?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词章两类。


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词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


蔡元培:怎样读书?


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


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开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的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作一回短期的演说。


蔡元培:怎样读书?


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


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这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蔡元培:怎样读书?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他,我止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


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


蔡元培:怎样读书?


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在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又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


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


蔡元培:怎样读书?


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为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本文插图为大津一幸作品


蔡元培:怎样读书? 相关阅读读书

赏画

听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372.html

分享给朋友:

“蔡元培:怎样读书?” 的相关文章

秋时依伴

秋时依伴

清早雾叠,楼檐蔼矮,碍得弯枝娇懒。无意穿红,怎如奈,平野一目殷曼。希希缱绻,惜梦残,世道人间。一飞清越鸣去了,与伊同知晓?竹涧菊溪梅岸,一杆横肩,初上云霞舟。着意清浅,且深厚,权将秋枫受。返时满重,但携得,春酿夏酢。又来把盏与月瘦,伴侬纤纤...

今夜,思念为你绽放

今夜,思念为你绽放

心情在文字里舒展,思绪在文字里飞扬。把岁月雕刻成经典,用文字演绎出永恒... ...习惯在孤独中自醉,很多时候喜欢独坐静谧的夜晚,在明月清风里用星光垂钓心梦,让心情如花般映在皎洁的月光下,任华年流逝,任只影重叠,任寂寞无涯,只在自已的童话里...

女人的文字

女人的文字

我喜欢在夜里独自享受只有文字的宁静与寂寥,当把心交给文字时,便会忘记了自己是谁,便会让自己变得沉静,游走在文字里,我只属于文字。时常感慨文字的永恒和奇妙,一个个方块,打乱了顺序一次次的编排,就成了心情,就成了风景。把心情演绎成文字,再把文字...

守心自暖,淡看尘缘

守心自暖,淡看尘缘

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萍聚萍散,想开就是晴天。人生本就是一场场遗忘,也是一场场相遇。如果,你是我的过客,我会把你停留在最美的时光里,待到光阴褪去你的红妆,我依然会想起你最美的模样。如果,你是我的归人,我会陪你温柔如诗的岁月,惊艳似水的流年...

月如茶香

月如茶香

走到阳台,不经意地抬头,我看到了久违的圆月。月光皎洁,它温柔地洒落在我的窗台上。有这样的月光,夜显得沉静。在这沉静的夜里,睡意却无意来打扰我,也许是因为下午在友的茶庄里喝了太多的茶,这些茶让我精神奕奕。我掬一束月光回到书房,想让我的书房也皎...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原先是农村,遍布小丘陵和稻田,小山谷里只有一条小溪,和一条伴溪而行的小路,逶迤2000余米,沿途草比人高,溪水在草丛中潺潺潜行,由于高差较大,水流湍急如奔马。如今这里变成了美丽幽静的公园。 经过拓展改造,去除草,加宽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