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10-31)诗词类772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音乐于我,就如一串埋藏于地下的珍宝,无缘我生命中的将近前四分之一个世纪。幸运的是,其中竟有几颗裸露于地面,被我无意中遇见并拾起,然后“顺藤摸瓜”发现了这一宝藏。


回忆起来,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寻找这一宝藏是十八岁左右,其时正值年少,求知欲旺盛,目光指向的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和肖邦的钢琴曲。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那个年代还未接触网络,所用的是卡式磁带和SONY随身听。那是一次失败的寻宝之旅。贝多芬交响曲于年少的我,显然太过高深而艰涩,而肖邦至今仍然不对我的口味。


于是我便放弃,以为古典音乐与己无缘,一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两颗裸露于地面的珍宝。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其中一颗是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V 622),它的第二乐章被用作电影《走出非洲》的主题曲。其实我很早之前,就被电影中这段凄美的音乐打动过,但当时并不知晓这是莫扎特的作品。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两年对小莫的痴迷。虽然这份痴迷如今已逐渐被巴赫,及以其为代表的巴洛克音乐所取代,但我还是很喜欢莫扎特,时常会拿出他的唱片出来听一听。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另一颗就是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雅俗共赏的交响乐。其感动于第二乐章,这一段音乐表达了德沃夏克本人身处异国他乡之时浓烈的乡愁之情,旋律极其动听。


不记得谁曾经说过,德沃夏克和柴可夫斯基两位作曲家的音乐,最适合中国人的耳朵,比较适合作为古典音乐的入门曲目,这句话也许真是有些道理的。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这两位出生于同一年(1840 年)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其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细腻以及优美的旋律,对于入门者来说确实比较合适。


虽然我现在听的最多的是巴赫,以及其他巴洛克时代作曲家(亨德尔、维瓦尔第、拉莫、帕赫贝尔等人)的作品,但也还是会经常听听这些,以前给我带来了感动的作曲家的作品。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昨天恰好重温了一张同时收录了德沃夏克和老柴作品的唱片,爱默生弦乐四重奏组演奏的德沃夏克《F大调弦乐四重奏》(即“美国”四重奏)、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以及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


和“新大陆”交响曲一样,“美国”四重奏也是德沃夏克以美国为题材而作的一部优秀作品。整部作品都有着变化多端、极其优美的旋律。特别是第二乐章,像是一首饱含忧愁的悲歌,令人感动至极。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老柴的第一弦乐四重奏更是闻名于世,最有名的是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经常被人在音乐会中拿出来单独演奏。据说当年托尔斯泰听到这段乐章时,不禁老泪纵横。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听这两首弦乐四重奏了,昨天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听着听着,眼眶居然有点湿润。


 本文插图为 Graham Gercken 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1657.html

分享给朋友:

“悠远的回忆,如歌的行板” 的相关文章

秋时依伴

秋时依伴

清早雾叠,楼檐蔼矮,碍得弯枝娇懒。无意穿红,怎如奈,平野一目殷曼。希希缱绻,惜梦残,世道人间。一飞清越鸣去了,与伊同知晓?竹涧菊溪梅岸,一杆横肩,初上云霞舟。着意清浅,且深厚,权将秋枫受。返时满重,但携得,春酿夏酢。又来把盏与月瘦,伴侬纤纤...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境界,进而决定一个人能抵达的高度。   心态平和而又积极向上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够不卑不亢,淡定从容。   心态不同,人生不同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   发现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

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

前几日,梦到了类似紧那罗的神祈,柔和的金色,清晰的笑容,清泠泠的好似月光的声音,朵朵清清淡淡的莲花隐于他们身后,散着温柔的气息。说来奇怪,那些平日里想象不出的神祈,最近在梦里倒是经常出现。昨日晚上抄写了一些书摘,看...

看画的心得

看画的心得

阿兰德波顿在《爱上浪漫》的”艺术与生活“这一章里,描述了一段爱丽丝在周末,回到和朋友分租的寓所里,独自吃罐头汤的场景。这里我摘录了下来:“独自坐在厨房里吃罐装番茄汤,没有人在一边看着你,没有人能使蕴含其中的平庸琐碎得可怕的性质得以改变,没有...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第一次知道如歌的行板这个短句,还是来自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同名诗。记得当初读到这首诗名《如歌的行板》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怎么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起来却那么陌生。那时,我还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这些专有名词完全是个外行。于是,只能靠读诗来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