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心琴乐

心琴乐

微信用户2年前 (2022-03-02)诗词类1138
《心琴乐》
 


醉红云,花飞庭前院。今艳明暗愁香断,优影苏芳离淡。聚神堂前士子待,旋音屏后流转。王王今必琴起瑟,弦鼗瓮缻筝髀掠。五十裂半,婆娑对和,玉珏两断,铿锵并烈,邦和情好?云山雾遮,金戈绸软。琴瑟里,天涯间,问君何在?

 

塞外弦,秦中乐,苍廖汉水雀台月,铮铮清越。鼓腹隆,丝心潺,荒莽楚天鹤楼阙,频频急切。复往今来故旧中,琴瑟罕合,心音难谙;尺尺方寸,离离指趾,知熟如陌!一曲何难?难在翻手阴阳离合须发间,空灵幻!

 

也有秦城汉殿,心音情,声息悲悦。隔世哀盛,同腔异穴,何来神韵共诉并荣衰?!

求日高夜阔,斯音常在;气冷水暖,温意人寰。纵使得,樵夫停斧,村妇倾耳,牧童踮足,落鱼沉雁,流云错翻,浮水空泛;敢问鹊桥故事,旷野仙界?

人生少聚多离别,迷成一团,醉作一滩,仍愿凭空看:姿成色,花落瓣,馥为馨,芳作怀,形韵一念,魂埚心罐一火燃!司马情悦伯牙叹,待来年?

 

日晴月朗风卷雾,雨霏霏,斯人安在?弹指飞笑对相曰:尽在人间!


注:
1.    古时欣赏琴瑟,优女抚弄屏后,贵客厅前或闭目,以心倾领;
2.    “王王今必”是拆字法;王王合指尊贵听客;
3.    弦鼗瓮缻筝髀。弦:指古时琵琶;鼗(tan二声):边沿带绳绊小球的击鼓,类似现今的“拨浪鼓”,置地而击;瓮:大罐为瓮,小罐为缻,声嗡为和声伴乐;筝是古琴之“化身”,由多弦到五弦最终落为七弦;髀(bi):大腿髀骨,指侧拍腿股起而合。虚意可以是“击案同歌”;
4.    玉珏两断:古时琴瑟为一体,传说兄弟二人相争,将五十弦的“琴”对砸成二,从此有了琴瑟两分;玉珏:暗指一体玉身,裂成双体后对击相撞,出来了琴瑟之“铮铮煌烁”、“玉断金裂”之音声;
5.    塞外弦:世界上所有的弦乐器都发生或受影响于“胡弦”(蒙古及漠北),后传入中 国的魏汉,复逐渐演化:如箜为多弦(12,15,17,22,25不等),也有单弦(马头琴),双弦(胡琴),和三、五、七弦。到韩国等地成六弦;欧洲竖琴又是另外一说;
6.    秦中乐:五十弦裂分成二十五的琴瑟后,在关中秦地始皇建长城时,苦役人群里出现了一种哀怨廖殇的传唱,伴奏乐器是一种四线弦乐弹拨器“胡琴”,唐代以后“胡琴”才被渐渐地定称为“琵琶”;
7.    雀台:建安15年(公元210年),曹孟德在邺城建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原为彰显军功,操习武艺,弄文作诗的胜地。此处指训练之所,文兴之境;
8.    丝心:琴弦抚弹之声;潺:颤如水;频频急切:是琵琶的特色:苍宛急措;
9.    心音难谙:所谓谬解一音,全乐崩坏,看似近似如自己手脚般明白,其实天隔地远,完全不搭界。古时抚琴听琴的最高境界是:抚者,以声抒怀;听者:予心共之。然而,心怀听觉能共同的极少,且不说古时常有换位把玩甚至共而乐之的,千古难有,今生难求,所以有子期伯牙《高山流水》之痛,也有“赋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琴瑟合好”的动人传说,令人羡煞!
10.    埚,音同锅:古时煮汤用的陶制大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57.html

分享给朋友:

“心琴乐” 的相关文章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守望

守望

秋意浓郁时你悄然北上 害怕温柔的秋风平静了你驿动的心?担心多情的秋雨留住了你的脚步?当我读懂你的双眸,无限思念,无言守望,谱写成半生的心愿。梦挥动翅膀,幻作不期而归的美丽。一曲相思,愁怯了寒露。我把思念筑成一个个驿站,漂泊的日子里为你遮风挡...

醉街

醉街

  风请你慢慢的吹, 忙碌的一天, 真的不想让你太累。 酒一杯续一杯, 不知为谁而喝醉。 坐在路旁摇晃摇晃。…… 矮丛中盛开的花朵靠在你半裸的背, 没有了白天的温柔也希望有人来陪。 仰望夜空, 那颗最亮的星失去了光辉,...

雨留下爱

雨留下爱

  心随车。…… 行驶在淋湿的路, 雨滴轻敲着车窗, 缓缓滑落…… 温柔着桥栏旁撑着红伞的少女, 闪动的双眸凝望着雨滴落吻江面。 缠绵着迎亲车队玫瑰花开的芳香。 举起相机拍下桥面上真情的画面。 雨的温柔与浪漫, 留在欣赏的...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岭南师院扬“彩”令夏队探访草坪村 7月25日,岭南师范学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始了。经过为期两天的准备,岭师的扬“彩”令夏队中的江门小分队来到草坪村。接下来,让我们一睹草坪村的“芳容”吧。 草坪村,于明洪武年间立村,距今已有16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