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心琴乐

心琴乐

微信用户4年前 (2022-03-02)娱乐类2637
《心琴乐》
 


醉红云,花飞庭前院。今艳明暗愁香断,优影苏芳离淡。聚神堂前士子待,旋音屏后流转。王王今必琴起瑟,弦鼗瓮缻筝髀掠。五十裂半,婆娑对和,玉珏两断,铿锵并烈,邦和情好?云山雾遮,金戈绸软。琴瑟里,天涯间,问君何在?

 

塞外弦,秦中乐,苍廖汉水雀台月,铮铮清越。鼓腹隆,丝心潺,荒莽楚天鹤楼阙,频频急切。复往今来故旧中,琴瑟罕合,心音难谙;尺尺方寸,离离指趾,知熟如陌!一曲何难?难在翻手阴阳离合须发间,空灵幻!

 

也有秦城汉殿,心音情,声息悲悦。隔世哀盛,同腔异穴,何来神韵共诉并荣衰?!

求日高夜阔,斯音常在;气冷水暖,温意人寰。纵使得,樵夫停斧,村妇倾耳,牧童踮足,落鱼沉雁,流云错翻,浮水空泛;敢问鹊桥故事,旷野仙界?

人生少聚多离别,迷成一团,醉作一滩,仍愿凭空看:姿成色,花落瓣,馥为馨,芳作怀,形韵一念,魂埚心罐一火燃!司马情悦伯牙叹,待来年?

 

日晴月朗风卷雾,雨霏霏,斯人安在?弹指飞笑对相曰:尽在人间!


注:
1.    古时欣赏琴瑟,优女抚弄屏后,贵客厅前或闭目,以心倾领;
2.    “王王今必”是拆字法;王王合指尊贵听客;
3.    弦鼗瓮缻筝髀。弦:指古时琵琶;鼗(tan二声):边沿带绳绊小球的击鼓,类似现今的“拨浪鼓”,置地而击;瓮:大罐为瓮,小罐为缻,声嗡为和声伴乐;筝是古琴之“化身”,由多弦到五弦最终落为七弦;髀(bi):大腿髀骨,指侧拍腿股起而合。虚意可以是“击案同歌”;
4.    玉珏两断:古时琴瑟为一体,传说兄弟二人相争,将五十弦的“琴”对砸成二,从此有了琴瑟两分;玉珏:暗指一体玉身,裂成双体后对击相撞,出来了琴瑟之“铮铮煌烁”、“玉断金裂”之音声;
5.    塞外弦:世界上所有的弦乐器都发生或受影响于“胡弦”(蒙古及漠北),后传入中 国的魏汉,复逐渐演化:如箜为多弦(12,15,17,22,25不等),也有单弦(马头琴),双弦(胡琴),和三、五、七弦。到韩国等地成六弦;欧洲竖琴又是另外一说;
6.    秦中乐:五十弦裂分成二十五的琴瑟后,在关中秦地始皇建长城时,苦役人群里出现了一种哀怨廖殇的传唱,伴奏乐器是一种四线弦乐弹拨器“胡琴”,唐代以后“胡琴”才被渐渐地定称为“琵琶”;
7.    雀台:建安15年(公元210年),曹孟德在邺城建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原为彰显军功,操习武艺,弄文作诗的胜地。此处指训练之所,文兴之境;
8.    丝心:琴弦抚弹之声;潺:颤如水;频频急切:是琵琶的特色:苍宛急措;
9.    心音难谙:所谓谬解一音,全乐崩坏,看似近似如自己手脚般明白,其实天隔地远,完全不搭界。古时抚琴听琴的最高境界是:抚者,以声抒怀;听者:予心共之。然而,心怀听觉能共同的极少,且不说古时常有换位把玩甚至共而乐之的,千古难有,今生难求,所以有子期伯牙《高山流水》之痛,也有“赋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琴瑟合好”的动人传说,令人羡煞!
10.    埚,音同锅:古时煮汤用的陶制大锅。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57.html

分享给朋友:

“心琴乐” 的相关文章

《舌尖》导演又出新作,云南人将携手广东人吃福建人了?

《舌尖》导演又出新作,云南人将携手广东人吃福建人了?

警告!以下内容极易导致读者,出现饥饿幻觉+口水直流等临床症状。所以官方强烈建议:请伴饭观看。废话不多说,先来上图。咦?也许熟悉美食纪录片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能把普普通通的食物拍摄成如此诱人的纪录片,怎么这么像《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原产地》...

生活没有如果,且行且珍惜

生活没有如果,且行且珍惜

  尘世中,总有我们看不透的风景,总有我们无法忘怀的昨天,也总有我们到达不了的彼岸。   “如果”二字,注定只是美丽的假设,改变不了过去,也改变不了现实。有些错过,不是想弥补就能弥补;有些错误,不是想擦掉就能擦掉。   生活很吝啬,每一...

抽象与具象

抽象与具象

1945 年 1 月 19 日,常玉在《巴黎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中国画家对毕加索的见解》。他在文章里写道:“毕加索的作品其实一点都不难懂,甚至本质上是单纯的。当代绘画就跟从前的大师绘画风格一样,整体而言...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提起莫兰迪,知道他的人会说,“噢,就是那个画了一排瓶子的画家”。是的,他不只是画了一张或几张这样的画,而是一画就是一辈子。也正是这些瓶瓶罐罐让莫兰迪享誉世界,成为独树一帜的大画家。那么,这些瓶瓶罐罐里,到底隐藏着怎...

书法欣赏难在哪?

书法欣赏难在哪?

在很多朋友的下意识中,对绘画、音乐等,尚能保持一定的自觉,知道自己可能是外行、看不懂。但是面对书法,冲口而出的是:“什么?别故作高深了!写字我还会看不懂?”事实上,您确实有可能看不懂。这种意识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毛笔字”和“书法”区分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