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微信用户7个月前 (04-24)诗词类442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说到西方美术史,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乱糟糟的一团。先是各类风格,什么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现代艺术风格;又是各种主义,什么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有各种流派,什么印象派、野兽派,学院派....


这些词混到一块,就总是给人西方美术很难,很高大上的感觉。加上那些大师的画作,动辄就卖到好几亿,又给这些画套上了光环。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其实,西方美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深奥,看画也和艺术修养没有太大关系。要知道,所有的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生活。而艺术风格的变化,就是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只要抓住这一点,也就不容易被忽悠了。


那么,一副画到底该怎么看呢?在我看来,画的内容不重要,作画的技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画的,以及为什么画。也就说它背后的故事,才是真正有乐趣和有价值的地方。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你要说内容,它就和任何一个农民地里种的向日葵一样,没什么区别;要说技法,我想随便一个艺术学院的毕业大学生,画的都不比梵高差。可为什么梵高的画就那么值钱呢?原因自然是背后的故事不一样。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拉快历史时间线,快速浏览西方艺术史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方便大家对西方美术史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正如前面所说,艺术就是生活的写照,我们了解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也就了解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1. 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用一句概括就是,他们画各种神。那时的人们对于比自己强大的东西都感到敬畏,觉得有神在背后操纵。那时的国家也只有两件大事:祭祀和打仗。所以,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心思去研究艺术,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是放在吃饱肚子,和别被野兽吃了这些事上。


古时候的人对神的想象,也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开始他们觉得连花花草草的背后,都有神在操纵。可问题来了,今天还刚刚拜过的树神,明天就被砍了拿回家盖房子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于是,大家开始系统性的构建一套神的体系,这样图腾就出现了。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那时的神学体系已经很完整了。其中,古埃及的神话体系里,就有两千多位神,比较熟悉有狗头死神阿努比斯。而古希腊的神中,像宙斯,雅典娜等,还都反复被拍成了电影。


那时候艺术创作所画的神,会保持着各种人的原始欲望,比如,宙斯会结婚生子、会搞乱伦,众神之间会玩暧昧等等,整个画面带有浓浓的香艳气息。而古希腊的雕塑,也都充满了对人体美的赞颂,反映出了当时人的原始欲望。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2. 中世纪时期



一般我们说的西方美术史,都是从中世纪开始。中世纪时期用一句概括就是,他们只画上帝一个神。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慢慢地从一个不入流的小教派,变成了欧洲人普遍信仰的宗教,所以画上帝成为了当时的主要艺术形式。


前面我们说过,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所以那个时期所画的上帝,风格都很严肃,追求的也都是戒律的主题。所以中世纪的绘画,主题基本就是对上帝的敬畏。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因此,如果你去欧洲看到那种有点卡通,一本正经而面无表情的扑克脸肖像,那就肯定是中世纪的风格。

中世纪风格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风格,是完全对立的,因为他们极度反对那种神话体系。基督教强调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中世纪的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缺乏人文关怀,强调的主要是精神世界的表现。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3.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如果也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借着神的名义画人。文艺复兴时期所要复兴的,其实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那种,丰富多彩,解放欲望的生活方式。而伴随着文艺复兴的是科技的革命,技术的进步让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生活变好后,人们就不再过那种清规戒律的生活,所以就打着解放天性的旗号,来反抗教会那套让人反感的大道理。不过,虽然口号响亮,但教会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所以艺术家们也不能太张扬,于是就借着画神的名义,开始画各种人。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如果你现在去卢浮宫看,应该就能体会到那种人性的气息,在画中翻腾。它和冷冰冰的中世纪的画像就完全不同,这其实都表达的是,当时人们对释放人性基本欲望的渴求。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遮遮掩掩的,借着神的名义画人。再往后就干脆直接画人了。比如说《蒙娜丽莎》,还有教皇的自画像等等。那时候有钱人请画家给自己画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简单地说,人们从借着神的名义画人,转到了纯粹画人。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4. 十九和二十世纪时期



到了十九世纪,画画的风格产生了一次大的突变。这个时候画人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所以大家开始画风景,这就是印象派的主要特点。这个时候的人们,开始从房间里走出去,到户外去写生。这其实也和科技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再到了二十世纪,各种奇葩的艺术风格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人们从画人画风景,转到了画一些极度抽象的东西。比如,毕加索画的人脸都是分离的,一张画从正面看,可以是一张脸的各个角度。他自己起名叫做立体主义,用这个来表现战争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那种支离破碎的创伤感。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再比如,康定斯基他只画各种线条和图形,什么直线、正方形和三角形,统统往上加。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抽象主义,用这个来表现世界的和谐感。还有伊夫克莱因,他的画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纯的蓝色。他还给自己的蓝色申请了专利,叫做克莱因蓝,别人不能随便用。


最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就算是杜尚了,他也被称为现代艺术的教父。他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个写着名字的小便池。他用这种形式,来表现艺术应该回归生活这个主题。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到此为止,西方美术的大致脉络也就清楚了:一开始画神,后来借助神的形象画人,再后来单纯的画人。然后再画风景,画各种各样脑海中的抽象元素,到最后就干脆什么都不画了。


西方美学从神学、宗教、哲学大道理,最后一步一步回归到人性,回归到人的内心情感和日常生活,最后变成生活中的时尚,给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乐趣,带来美的感受,这个就是美的发展历程。从这中间的变化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开放。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691.html

分享给朋友:

“一篇文章厘清西方美术史脉络”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庚子书单

庚子书单

今天这篇书单来自我的一位朋友慕珂。此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四篇他读《聊斋》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框内回复“聊斋”获取阅读链接。今天这篇则是他在庚子年的一部分读书笔记,且作参考。可能庚子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庚子年要过完了。在这个如...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

许多人一旦迈入中年门槛,就好似自己已经走进人生的余辉,­生命从此就被镀上了一层暮色,觉得灿烂不再,情怀苍凉。其实,­生命的每一段年龄自有风光的地方和情感的种子,而且多情还数中年。中年人经过大半生的磕磕碰碰,已经磨失了孤傲和好斗,修得有容人之...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原先是农村,遍布小丘陵和稻田,小山谷里只有一条小溪,和一条伴溪而行的小路,逶迤2000余米,沿途草比人高,溪水在草丛中潺潺潜行,由于高差较大,水流湍急如奔马。如今这里变成了美丽幽静的公园。 经过拓展改造,去除草,加宽水面...

探访调顺之旅

探访调顺之旅

  8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湛江赤坎区调顺村进行三下乡调研活动。 调顺村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于赤坎东面,离市中心4公里,属赤坎区调顺街道办管辖。全村位于海岛上,面积5。8平方公里,岛以村名冠名,人们习惯...

揽胜何须千里外

揽胜何须千里外

揽胜何须千里外 株洲雪峰岭公园,名中有雪,实无雪,因为它并不高,海拔仅仅100米,决不能将它想像为终年银装素裹的样子。尽管没有皑皑白雪,但有茫茫绿林,实是双休日赏景休闲的佳处。 雪峰公园可分为两部分:山林和山麓的广场。 广场面积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