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5-09)诗词类2361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提起莫兰迪,知道他的人会说,“噢,就是那个画了一排瓶子的画家”是的,他不只是画了一张或几张这样的画,而是一画就是一辈子。也正是这些瓶瓶罐罐让莫兰迪享誉世界,成为独树一帜的大画家。


那么,这些瓶瓶罐罐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莫兰迪没有画体积庞大的事物,尽管它们有一种天然的视觉吸引力。于是,大海、高山之类的景观被他舍弃了,接着房屋也消失了,只剩下屋内最小的东西画,就是那些瓶瓶罐罐。


莫兰迪远离了戏剧性题材,也就意味着远离了人,他甚至更决绝地放弃了鲜艳的色彩。有一种说法是他偏爱意大利家乡的颜色,那里的房屋建筑多为土色系。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有人见过莫兰迪画画。开始时,他会先涂一些鲜艳的色彩,之后会用一层又一层的涂料,把原本的鲜艳色彩覆盖住,最后,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


当然,这些“莫兰迪灰”孤立起来看,都“亳无神气的颜色,经他的巧妙摆弄,不但不脏,不闷,反而熠熠生辉,显得高雅精致,浑然天成”。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那莫兰迪到底想要什么?揭开这个谜底并不难,因为他自己已经说出了答案:“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面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

“宁静”难画,但他又一直致力于表达一种平静的氛围,那么画静物就是最好的方式。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莫兰迪对实物的迷恋,或许受塞尚的影响。塞尚曾说,“我并不画我看不见的东西,我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实际上存在的。”莫兰迪仅有一次出国,是专程去苏黎世看塞尚画展,他也认同塞尚拒绝想象的观念。


隐秘的气息是什么?这更难画,但莫兰迪自有主张。他在 1957 年 1 月 6 日致友人的信件里写道:“现实世界对于我的启发在于空间、光线、色彩以及形式。”并且坚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的了”。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个隐秘的气息来自高度的抽象。可以说,“客观抽象”是莫兰迪艺术观念的显著符号。这一点,大画家基里科早己感知到了:莫兰迪拥有欧洲艺术真正深刻的纯净抒情感,表现平凡事物的形而上精神。


莫兰迪推崇极简主义风格,但极简主义不是无,而是在极少量、简单的描绘中传递出更丰富的内涵。他深信,那些用线条、块面构成的几何图形里有一种永恒定律,那是所有伟大、美、情感的基础。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莫兰迪赋予了这些事物强烈的个性和张力。如果看得仔细一点,你会发现莫兰迪把瓶罐边缘线有意处理成细微的波浪线,这样就使画面释放出了一种有节律的运动感。


同样,在背景处理上,他也不是简单的平涂,而是通过 “笔触的运转构造一个运动的空间,弯曲的轮廓线为物体赋子了生命感。通过对块面、色彩和线条的处理,莫兰迪让单纯的堆积物,瞬间有了生命的气息。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有的评论家认为,莫兰迪的这种简约质朴的艺术风格是没有婚姻生活,没有机会经历各种情感波折的缘故,因此他的心情一直平和从容。


但这更像是一个幌子,莫兰迪用看似平静、简单的事物,画出了生命的律动,一股精妙、神秘的力量像潮汐般涌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383.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一段传奇

下一篇:音乐是真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的相关文章

一世情缘

一世情缘

  也许是命中注定,我要与这一袭白衣结下一世情缘。 2009年,我不顾家人反对,带着我的女友,我现在的妻子一起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在我现在工作的医院开始新的工作。 那时,没有公交直达医院,下了公交,要走半个钟头的路才能到达上班的地方。医院...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

一个人的龟兹

一个人的龟兹

关于鸠摩罗什,我所知的甚为肤浅。一度痴迷过佛教典籍里,那些舌绽莲花的词句。是的,非常汗颜,我最初热爱的并不是佛学那精深奥妙的智慧,真的只是那些词句。譬如“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再譬如...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第一次知道如歌的行板这个短句,还是来自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同名诗。记得当初读到这首诗名《如歌的行板》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怎么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起来却那么陌生。那时,我还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这些专有名词完全是个外行。于是,只能靠读诗来猜测...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每次看徽宗的画,我总不免联想到他的身世。因为他的笔墨里,有种不争的态度在里面。的确,他是皇帝,不需要争,也无人争得过。徽宗养尊处优又天资聪明,所以画法自然不同别家要折腾,要求异来博得众彩。可以说,他的画是天赐,像汝窑青瓷,一出炉,便是雨过天...

口琴的浪漫

口琴的浪漫

提起口琴,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情景呢?一位孤独的浪子,在黄昏的天台边,轻轻吹起口琴。悠悠的琴声和着微凉的晚风,缓缓地飘过城市的上空,那是浪子梦归的地方……是的。没有萧的悲凉、小提琴的忧伤、竹笛的灵动、古筝的典雅,口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