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微信用户7个月前 (05-01)诗词类442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香港知名填词人周耀辉,14 年夏天出了本书,名叫《纸上染了蓝》,怀念逝去的母亲。他说母子之爱复杂,其中或许有恨,有不解,关联复杂,千丝万缕。


其实,又何止母爱父爱,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的关系,恐怕也总是爱恨交缠,念念难忘。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法国文学家加缪(1913 - 1960)


前几天读 Todd Oliver 写的《加缪传》。其中饶有兴味的段落,不单有「花花公子」加缪,怎样在粉香花丛中自在游走,还有他和同乡、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纠缠一生的爱恨故事。


通常的,两人就某个议题,面红耳赤地吵了一架后,萨特不久便会收到加缪的信,感谢他寄来的钱,再写些「友谊长存」之类的甜腻句子。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起初,两人无话不说,相谈甚欢。后来,因为政治立场相异,一个向左祭起存在主义大旗,另一个向右批判集权和暴力,两人渐渐水火不容。


1952 年,因加缪小说《反叛者》的出版,崇尚「纯粹反叛」的加缪,与鼓吹暴力革命的萨特阵营公开决裂。冷战高潮时期发生的这件事,毫不费力地登上了《法兰西报》头版。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关于两人的反目,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萨特将一位三流作家,批评加缪小说《反叛者》的文章,毫不客气地登在自己出版的杂志上,引得加缪大动肝火——要知道,早几年正是加缪盛赞了萨特的《恶心》。


虽然两人同被誉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双子星」,但加缪本人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阵营中一分子。他几乎被记者问腻了,不得已抛出一句「存在主义者试图解决一切问题,而这是不可能的」应付了事。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然而,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加缪仍被评审称作「存在主义者」,看来有些事情,不由人。


萨特和加缪两人决裂后,仍持续关注对方,多像分手后各处打听对方动态的恋人。终归是放不下,不然萨特也不会在加缪因车祸去世后,将那封「友谊长存」的信交给出版商。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聊过文学圈这点恩怨,不妨再来看看画家们。


毕加索与他西班牙同乡米罗的友谊,磕磕绊绊。自命清高的米罗,在巴黎住久了,渐渐厌倦了身边诸如毕加索和马蒂斯等人,对于金钱和市场的刻意迎合。但他似乎不应忘记,自己初到巴黎时,毕加索曾热心带他结交同道友好。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远比这对西班牙同乡关系复杂的,是梵高和高更之间的故事。


稍微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梵高当年是怎样深深地,被年长五岁的高更吸引,却由于自卑和胆怯种种,而无法顺畅应对两人在阿尔的同居生活。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后来,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梵高,割掉自己一隻耳朵,却只换来高更的一句「请告诉他(梵高),我回巴黎去了」。


那时,距他们第一次在巴黎相见,不过两年有余。在这段关系里,自信的高更永远是那个「神」一般的存在。而孤独的、渴望被爱的梵高,则更像是张爱玲笔下「遇见你,我便低到尘埃里」的那个人。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这段爱恨交缠的交往,强烈地刺激了梵高的艺术表达。1888 年夏秋,在等待高更到访的数月间,梵高创作了《向日葵》、《夜间咖啡馆——外景》和《夜间咖啡馆——室内景》多幅作品,炽烈,饱满,又不乏温暖。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法国南部新鲜空气的滋养,恐怕还要归因于某种入骨的想念和期盼。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吃马铃薯的人》


可以说,遇见高更并走入彼时法国印象主义圈子后的梵高,从构图到用色都彻底改变了。不信,我们比对 1885 年《吃马铃薯的人》和 1888 年的《夜间咖啡馆》,便能见出一二。


艺术家总是任性,固执地将生命将全部的渴望一股脑儿抛掷入画作、旋律和文字中,妄图用它们换来慰藉和同情。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夜间咖啡馆》


去年冬天读木心的书,今年冬天重读,记下一个句子:「不知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木心也是释然了,才写得出这样的通达透彻。诗中还有一句「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不知诗人当时,是否正想着梵高画中的鸢尾。可如果这世上尽是释然,尽是想透放下与和解,哪儿来的向日葵、稻田和那句「友谊长存」呢?


本文插图为夏加尔蓝色的梦幻画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mwmm.com/post/706.html

分享给朋友: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寻梦园

寻梦园

我很想去到蓝天下,重新温满一次:走过那漫岗交芜的冬错,揣摩绿的心事;我也很想去如今日万里无云般一望的深邃,只一飘我自云慢,没于弧阔的舒远。可是我不能,我的脚在地上,机械而又惯性地交替出行走的限度:一米一米的行进里,我知道进的所以和可能。我甚...

女人的文字

女人的文字

我喜欢在夜里独自享受只有文字的宁静与寂寥,当把心交给文字时,便会忘记了自己是谁,便会让自己变得沉静,游走在文字里,我只属于文字。时常感慨文字的永恒和奇妙,一个个方块,打乱了顺序一次次的编排,就成了心情,就成了风景。把心情演绎成文字,再把文字...

昨夜的雨

昨夜的雨

  昨夜的小雨, 今又晴空万里, 雨滴不知太阳的暖意。 不舍得离去, 悄然留下自己的身影, 化作蔚蓝天空上的浮云。 问一声爱问一声情? 一花一木一世界, 有忧伤有别离, 百花园香润雨滴。 秋风起, 落叶残花微叹息,...

探索调顺当地风俗

探索调顺当地风俗

  7月27日,在收到学校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始的第二天。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彩”令夏队组织了一支四人小队前往湛江市赤坎区的调顺村。当两者相遇,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当队员们抵达调顺村后,便开始围绕着整个村子进行了调查和...

堆堆儿

堆堆儿

  心一颤,看见了熟悉的背影。爱犬“堆堆儿”在远处的树丛中,不太可能吧,已去世多年怎么会突然出现呢?我呼唤着“堆堆儿”的名字,他居然跑到了我的身边,亲切的用头磨蹭着我的腿,太像了:大大的眼睛,微驼的小腰,长毛的小尾巴,天包地的小牙儿。 &...